[实用新型]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140.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伦树;李万超;谢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5;B01D53/52;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向丹 |
地址: | 610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胶 纤维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粘胶生产过程中含有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等酸性气体的处理装置,属于气体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H2S)和二硫化碳(CS2)气体等酸性废气,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碱液(NaOH)在喷淋塔内进行喷淋吸收,反应原理如下:2NaOH+H2S=Na2S+2H2O。处理时,碱液由喷淋塔上部的螺旋喷头喷下,废气由喷淋塔的下部送入,喷淋塔中部设填料(如PP球),喷淋塔出口设除沫器。喷淋塔的外形尺寸一般有φ4000*8000mm,处理过程中,由于喷淋效果、填料厚度等致使喷淋处理的效果较差和不稳定,处理后的废气中硫化氢的浓度一般在20-60PPM,同时,设备检修喷头和更换填料等工作量也较大。
现有专利文献CN102350174A(使用动力波洗涤器选择性脱除H2S的方法,2012-02-15)公开了一种通过动力波洗涤技术利用脱硫剂从含CO2的气体混合物中选择性脱除H2S的方法,其中公开了动力波洗涤技术是通过液柱与气流对冲而形成高速湍流的泡沫区来强化气液传热和传质效率的湿法洗涤过程。除此之外,专利文献CN2887419(一种组合式废气处理塔,20070411)公开了在塔体上同时设置填料层、喷淋装置以及湍冲管和动力波喷头组成组合塔体对废气进行处理,利用动力波洗涤技术取得更好的洗涤和冷却效果。
基于现有技术对动力波洗涤技术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在现有除沫喷淋塔上增加动力波洗涤塔,利用气流使碱液与含有H2S和CS2的粘胶纤维废气在动力波洗涤塔内形成泡沫区,动力波洗涤塔内液体表面积大而且迅速更新使气体穿过泡沫区内充分接触和反应,动力波洗涤塔处理后的废气和碱液再送入除沫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使得最终处理后的废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能稳定在0PPM,增加的动力波洗涤塔其内部结构简单,设备检修维护少。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波洗涤塔和除沫喷淋塔,动力波洗涤塔顶部设废气入口,动力波洗涤塔底部连接除沫喷淋塔的进气口,所述动力波洗涤塔连接碱液管,碱液管的出口处设动力波喷头。
所述动力波喷头距离废气入口的距离控制在1.2~1.5m。
还包括一级喷淋塔,一级喷淋塔设于动力波洗涤塔前端,所述动力波洗涤塔的废气入口连接一级喷淋塔的出气口。
所述一级喷淋塔和除沫喷淋塔底部均设碱液槽,所述碱液管连接一级喷淋塔或除沫喷淋塔的碱液槽。
所述碱液管上设输送泵,输送泵处设流量计P1,废气入口处设流量计P2,所述P1与P2连锁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动力波洗涤技术应用于粘胶纤维废气的处理,通过在现有除沫喷淋塔前增加动力波洗涤塔,利用气流使喷出的碱液与废气在喷淋塔内形成一强烈的湍动区域,气液充分接触反应,特别对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含有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气体的碱液处理时,处理后废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能稳定控制在0PPM。
(2)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两级喷淋塔上进行改装,动力喷淋塔设计为风管结构,设于两级喷淋塔的连接风管上,例如直径φ1200mm左右,长度L5000mm左右的风管,占地面积小,不需另外占地,该装置直径基本与一级喷淋塔的风管同径,直接安装在风管上即可。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动力波洗涤塔去掉了现有喷淋塔使用的填料层,内部结构简单,只有动力波喷头,设备运行故障率低,检维修烧,与现有喷淋塔比较,不需定期更换填料(PP球)和检查喷嘴,检修维护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将废气入口与动力波喷头的距离控制在1.2~1.5m,使用时,废气由上向下进入,碱液通过动力波喷头由下向上喷出,可达到动量平衡而在动力波洗涤塔内形成800-1000mm的泡沫区,为使得泡沫区稳定而达到处理效果稳定的情况,通过对输送泵的碱液流量与废气入口的气体流量连锁控制即可实现,不需人工调节,操作简单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乙烷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锅炉烟气脱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