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轴类零件固定夹持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3233.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亮;刘琳;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国亮;刘琳;刘鹏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轴类 零件 固定 夹持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轴类零件固定夹持定位装置,其包括间隔设置在底部连接座上的至少两组固定夹持定位装置,每组固定夹持定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组件设在底部连接座上,升降组件在支撑组件内部上下滑动升降以便对升降组件进行导向,支撑组件的两端设有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在对长轴类零件进行夹持固定时,只需将工件放置在支撑弧座上,然后启动转动驱动气缸,利用气缸驱动齿条转动,齿条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会驱动夹爪至工件上方位置,启动驱动电机,通过蜗杆带动涡轮转动,丝杆驱动升降滑动套上升,实现支撑弧座的上升,将工件顶紧,支撑弧座、两个夹爪共同夹持固定住工件,可实现自动调心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轴类零件固定夹持定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运输过程中,尤其是长轴类零件,在固定加工或者工序之间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夹持装置进行夹持固定,目前一般采用压板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夹持,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工件的固定,但是,一般无法实现对轴类零件的自动调心,而且,夹持起来十分不便,需要放松压板,无法实现对长轴类零件的自动夹持与固定。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长轴类零件固定夹持定位装置,以便提高长轴类零件的夹持效率,提高夹持定心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轴类零件固定夹持定位装置,其包括间隔设置在底部连接座上的至少两组固定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固定夹持定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底部连接座上,所述升降组件由设置在底座连接座上的驱动组件驱动升降,且所述升降组件在所述支撑组件内部上下滑动升降以便对所述升降组件进行导向,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端以及两个夹持组件实现对长轴类零件的夹持定位。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套,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为小直径端,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为大直径端,所述固定座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孔,所述固定套的上端为固定限位法兰,所述固定套的下端同轴套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圆柱孔内,所述固定套的固定限位法兰与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板、齿条、滑块、驱动气缸和夹爪,其中,两个所述支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的两对称的外径端,所述支板均上下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固定套上,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固定套上位于所述支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支撑可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固定设置有夹爪,两个夹爪对称布置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两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滑动套和驱动丝杆,其中,所述升降滑动套同轴套设在所述固定套内,且所述升降滑动套与所述固定套之间可上下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设置,所述升降滑动套的中心孔为内螺纹孔,所述驱动丝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滑动套的内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设置,所述驱动丝杆的下端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滑动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弧座,所述支撑弧座的外端设置有挡块,所述长轴类零件支撑定位在所述支撑弧座上,且由所述挡块定位。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转轴、蜗杆、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转轴采用轴承支撑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驱动转轴支撑在所述固定座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驱动转轴的中间设置有蜗杆,所述驱动转轴伸出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减速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底部连接座上,所述驱动丝杆的下端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传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滑动套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螺接在所述升降滑动套的上端,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弧座的底端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夹爪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的弹性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国亮;刘琳;刘鹏,未经高国亮;刘琳;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一种槽形三明治复合承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