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分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9830.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佛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东县云雾仙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陶远恒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分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分散机。
背景技术
茶叶制作过程中的包揉俗称球茶,包揉的作用是使叶片状的茶叶卷缩成颗粒,其根据工艺要求可热球或冷球,通常采用棉巾布包裹茶叶,手工或用机器挤压搓揉将包裹在棉布巾内松散茶叶滚揉成密实的茶球,解开布包打散茶球,再热炒,重复包揉-散茶-炒热的工艺,直至茶叶满足生产要求。
在包揉的过程中,由于揉搓导致形成密实的茶球,难以分散,现有技术的茶叶分散机,通过挡板滚动翻动茶球,从而打散茶球,然而这种分散方式分散效率低,且容易造成茶叶与茶叶分散机的挡板边角产生碰撞,导致茶叶破碎不完整,影响成茶的完整性。
因此,亟需一种分散效率高,茶叶不易破碎的茶叶分散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分散效率高,茶叶不易破碎的茶叶分散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茶叶分散机,包括支架、罐体、驱动组件,罐体为圆柱形,罐体外侧端面中心垂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驱动组件与连接杆连接,驱动组件可驱动罐体以连接杆为轴转动;罐体内腔曲面为波浪形;还包括分散杆,分散杆为圆柱形,分散杆两个端面分别与罐体内腔两端面连接。
圆柱形的罐体,两侧平面为端面,非平面为曲面。
驱动组件为现有技术的驱动组件,例如电机。
茶叶分散机工作时,茶叶在分散机内,受波浪形的罐体内腔作用发生滚动以及翻转,茶球逐渐解体,转动的波浪形曲面将解体出的茶叶带到高处抛出,从而发生茶叶之间的相互碰撞,茶叶受重力掉落同样产生碰撞,罐体内腔两端面设置圆柱形的分散杆,茶叶下落时碰撞到分散杆,分散杆与罐体同步转动,从而对接触的茶叶产生不同方向的反作用力,使茶叶在罐体内腔发生多级碰撞,从而提高分散效率。
罐体内腔曲面为波浪形以及圆柱形的分散杆,茶叶发生碰撞时,都是与曲面接触,避免茶叶与边角发生碰撞,导致茶叶破碎,产生细碎的茶叶,影响成茶质量。
圆柱形的分散杆设置于罐体内腔端面之间,相同高度的分散杆表面产生的力以及力的方向一致,提高茶叶分散的均匀性。
优选的,分散杆以罐体轴线为轴呈圆周分布。
分散杆以罐体轴线为轴呈圆周分布,罐体转动时,罐体整体受力均匀,转动平稳;圆周分布的分散杆随罐体运动的轨迹形成圆周,增加茶叶与分散杆的碰撞几率,提高茶球的分散效率。
进一步的,分散杆套有圆筒状套筒,套筒以分散杆轴线为轴转动。
分散杆套有可转动的套筒,茶球分散时,茶叶碰撞到套筒,套筒相对分散杆发生转动,不同的茶叶对不同位置的套筒产生的力以及力的方向不同,因此各套筒相对于对应分散杆的转速以及转动方向不同,茶叶在不同的套筒之间来回碰撞,产生多个角度的频繁碰撞,进一步提高茶球的分散效果。
优选的,分散杆为中空结构,分散杆与罐体端面连接处设有进气通孔;分散杆曲面设有出气通孔。
外界进气管通过现有技术的旋转接头与进气通孔连接,由于不涉及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进以及所解决技术问题,不再赘述。
分散杆进气,气体经分散杆进入罐体内腔,茶叶经过气体吹扫,进一步提高分散效率的同时,气体不易造成茶叶破碎;气体加速茶叶水分的蒸发,茶叶不易发生团聚,且成团的茶叶更容易解体。
进一步的,出气通孔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分散杆内腔曲面,出气口位于分散杆外侧曲面,出气口位于分散杆外侧曲面,进气口面积大于出气口面积。
进气口面积大于出气口面积,通入较少流量的气体,即可使出气口处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流速,对茶球的冲击更强,从而提高茶球的进一步分散。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连接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东县云雾仙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惠东县云雾仙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9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