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墙上下拼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0030.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军;蒋路;杨宇焜;宋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墙上 拼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指一种组合墙上下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而且施工中木材应用较多,废水、扬尘等污染严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但混凝土结构中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提供较好抗侧刚度的同时,建筑布局灵活。特别是在住宅结构中,剪力墙较薄,与建筑分割墙体可以有益结合,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钢结构作为一种产业化的建筑体系,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工业化标准要求。目前,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常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室内有钢柱凸角,使得家具摆设和房间布置受到一定限制,从而破坏了室内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钢结构防火和防腐成本相对较高,但是混凝土结构防火性能较好,如何将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结构的优势结合起来是目前建筑结构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组合墙上下拼接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墙上下拼接结构,施工速度快,整体强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墙上下拼接结构,包括上墙体、下墙体,所述上墙体和下墙体通过H型钢连接而成,所述上墙体或下墙体皆包括翼缘板、腹板、竖向劲板,所述翼缘板垂直设置在腹板两侧边,所述竖向劲板设置在腹板上下两侧,竖向劲板将两侧翼缘板之间的空间均匀隔开,所述腹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用于穿设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将上墙体、下墙体、H型钢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腹板与上墙体或下墙体同宽。
进一步,所述翼缘板之间焊接有水平拉杆,所述水平拉杆从竖向劲板穿设而过。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混凝土剪力墙的建筑布局灵活、钢结构制作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同时发挥钢材轻质高强、混凝土刚度大的材料性能优势,更好的节约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了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墙体(下墙体)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上墙体(下墙体)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上墙体1,下墙体2,H型钢3,翼缘板4,腹板5,竖向劲板6,对拉螺杆7,通孔8,水平拉杆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组合墙上下拼接结构,包括上墙体1、下墙体2,上墙体1或下墙体2皆包括翼缘板4、腹板5、竖向劲板6,翼缘板4垂直设置在腹板5两侧边,腹板5与上墙体1或下墙体2同宽,竖向劲板6设置在腹板5上下两侧,竖向劲板6将两侧翼缘板4之间的空间均匀隔开,腹板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8,上墙体1和下墙体2通过H型钢3连接而成,通孔8中用于穿设对拉螺杆7,对拉螺杆7将上墙体1、下墙体2、H型钢3连接固定在一起(图3);翼缘板4之间焊接有水平拉杆9,水平拉杆9从竖向劲板6穿设而过,水平拉杆9能增加墙体的整体强度。
将上墙体1与下墙体2通过在H型钢3相应部位的对拉螺杆7固定,将上部墙体通过对接焊缝与H型钢3连接,之后拧紧对拉螺栓,然后灌注混凝土完成,也可以只预留对拉螺栓处的空间不灌注混凝土,将其余部分先灌注混凝土,到拧紧对拉螺栓后,对剩余部分进行灌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0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包钢板组合剪力墙转角构造
- 下一篇: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