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灸仪治疗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803.1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龙红慧;贺成功;蔡圣朝;徐天馥;费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艾管 吹灸仪治疗头 本实用新型 封堵盖 进气管 接灰管 艾条 保温层 治疗管 漏灰 针灸器械 穴位 热散失 管壁 可用 内置 施灸 小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吹灸仪治疗头。吹灸仪治疗头包括封堵盖、燃艾管、艾条、保温层、进气管、治疗管、漏灰网、接灰管、下封堵盖几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艾管设置封堵盖,内置艾条;保温层设置在燃艾管周围,减少艾热散失;进气管设置在燃艾管的中间,管壁均匀分布小孔;治疗管设置在吹灸仪治疗头的外侧,与进气管相连接;接灰管设置下封堵盖;漏灰网设置在燃艾管、艾条、进气管和接灰管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艾热温度高,可用于多个部位和穴位施灸;2、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容易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器械,具体涉及吹灸仪治疗头。
背景技术
吹灸疗法起源于《内经》,成熟于周楣声教授对其灸具、灸法、临床的应用推广,是梅花针灸学派“梅花二十四灸”之一。
吹灸疗法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操作用嘴吹的时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吹灸疗法首见于《灵枢·背俞》记载:“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由此经文可以看出,艾灸操作,自然燃烧为“火补”的方法;用嘴吹气,加速艾炷的燃烧,是“火泻”的作用,即吹灸疗法。其后孙思邈、杨继洲等中医针灸名家继承延续了《内经》“吹灸疗法”。但是由于操作技术的限制,吹灸疗法在近2000年的历史过程中发展缓慢,传承方式主要有家传、师承、私淑。
第二阶段:周楣声教授对吹灸疗法的贡献。
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改革了传统的以嘴吹气的操作方法,发明了热气流喷灸仪、艾电联合吹灸器,首次为吹灸疗法命名,代替了人工操作,解放了人力。周老所研制喷灸仪由药汽发生器、压缩风泵、药饼、不同形状的喷头四部分组成,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以四种配方的药饼为灸材,治疗陈年痹证;各种痞块,瘰疬阴疽,恶疮瘘孔;心腹冷痛,寒痰久喘,吞酸反胃;以及心阳不振,下元亏损,腰腿乏力,易劳多汗,以及遗精早泄与阳痿诸症。通过特制的喷头,既可作常规部位治疗,又可作特殊部位施治,如耳灸、肛灸、阴道灸。在使用灸架灸和喷灸仪治疗时,周楣声教授发现、总结了“灸感三相”。
第三阶段:以艾条为灸材的艾条吹灸仪。
多功能艾条吹灸仪是在研究喷灸仪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吹灸仪,以清艾条或药艾条为灸材。随后设计制作了台式吹灸仪、手持式吹灸仪、支架式吹灸仪、无烟药豆吹灸仪,分体式吹灸仪治疗头。具有灸法温泻、温通的作用,可以在腧穴和体表经络循行线施灸,临床治疗热证、实证,以及治疗特殊部位耳道、肛肠、阴道的疾病。
梅花针灸学派特色灸法“梅花二十四灸”:吹灸疗法、点灸笔灸、灸架熏灸、通脉温阳灸、脐腹灸、胸阳灸、头颈灸、按摩灸、肢体灸、管灸、足灸、温针灸、化脓灸、隔物灸等14种单式灸法的命名原则、治疗器械、操作方法、适应病症、理论依据,以及在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的指导下,两种或多种单式灸法相互配合应用的10种组合灸法,提出将灸法分为化脓灸和温和灸、隔物灸和非隔物灸,将灸疗器械分为治疗性艾灸器械和辅助性艾灸器械。
吹灸疗法是梅花针灸学派“梅花二十四灸”之一,有固定的名称、专用灸具、特殊的操作方法、适宜病种。
施术用吹灸仪是指多功能艾条吹灸器(2010年,ZL200920226301.0)、台式吹灸仪(2011年,201020228439.7)、手持式吹灸仪(2010年,ZL201020228438.2)、支架式吹灸仪(2010年,ZL201020228462.6)、无烟药豆吹灸仪(2011年,ZL201020259866.1)、分体式吹灸仪治疗头(2010年,ZL201020298548.6)、艾电联合吹灸器(1988年,88201182.0),热流喷灸器(1988年,8820597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原有吹灸仪艾热温度较低、治疗范围局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艾热温度的吹灸仪治疗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腿部术后按摩装置
- 下一篇:隔物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