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未完全气化液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517.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江;郑靖宇;于彦海;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永利食用添加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B1/00 | 分类号: | B01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46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完全 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蒸发未完全气化液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需将二氧化碳液化,因此将氨作为液化二氧化碳的制冷剂,制冷循环主要由压缩,冷却冷凝,节流膨胀,蒸发四个过程组成。气氨经氨冰机压缩提压后,进入蒸发冷凝器,由冷却水将气氨放出的热量带走,把气氨冷凝为液氨,冷凝后的液氨通过节流阀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节流膨胀后的氨,进入各换热器与二氧化碳气换热,此时液氨换热蒸发后变为气氨送回氨冰机进行压缩。氨作为制冷剂不参与反应,循环使用。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气在换热器一、换热器二中经与液氨换热进入提纯塔,在提纯塔中与换热器三中的液氨进一步换热,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及换热器三出口蒸发的气氨经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氨冰机。
液氨作为制冷剂输送至各换热器内,由于与二氧化碳换热,部分液氨换热后蒸发为气氨,由于蒸发的气氨中会夹带部分液氨,因此经过气液分离器一和气液分离器二将液氨与气氨进行分离后送至氨冰机压缩。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气液分离器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时常会有液氨夹带在气氨中回到氨冰机进行压缩,造成冰机入口温度偏低,使冰机无法满负荷运行,这种机前带液的情况,影响氨冰机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蒸发未完全气化液氨的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气氨中夹带液氨回到氨冰机的问题,使氨冰机满负荷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发未完全气化液氨的装置,包括二氧化碳生产系统中依次设置的换热器一、干燥器、换热器二和提纯塔,所述提纯塔顶部设置有换热器三,所述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的壳程进口均连接液氨管线,所述干燥器和换热器二之间设置有换热器四,所述换热器四的管程进口和干燥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四的管程出口和换热器二的管程进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二的壳程出口和换热器三的壳程出口均与换热器四的壳程入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四的壳程出口和换热器一的壳程出口均与氨冰机的进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气液分离器装置,换热器四有效利用了换热器二、换热器三蒸发出的气氨的冷量,与二氧化碳气换热后使气氨夹带中的液氨完全气化,提高氨压缩机入口温度,避免了氨冰机前带液的情况,可以将氨冰机负荷提升到100%,使机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工艺系统的装置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蒸发未完全气化液氨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发未完全气化液氨的装置,包括二氧化碳生产系统中依次设置的换热器一、干燥器、换热器二和提纯塔,所述换热器一的管程进口与二氧化碳系统管线相连接,所述换热器一的管程出口和干燥器的进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干燥器和换热器二之间设置有换热器四,所述换热器四的管程进口和干燥器的出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四的管程出口和换热器二的管程进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二的管程出口与提纯塔的进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提纯塔的出口和储罐的进口通过管线相连通,所述提纯塔的顶部带有换热器三,所述换热器三的管程与提纯塔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一的壳程进口、换热器二的壳程进口和换热器三的壳程进口均连接液氨管线(氨系统管线),所述换热器二的壳程出口和换热器三的壳程出口均通过管线与换热器四的壳程入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四的壳程出口和换热器一的壳程出口均通过氨系统出口管线与氨冰机进口相连通。
换热器四将换热器二、换热器三与二氧化碳换热后蒸发出的气氨回收利用,与二氧化碳换热后,使气氨中夹带的液氨进一步气化,使氨冰机入口的气氨完全气化。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功能和工作过程,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永利食用添加剂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永利食用添加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