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注电解液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430.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洁;杨俊;吕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6561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电解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注电解液的结构及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同时电动汽车对为其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硬壳锂电池,电池制备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现有的注电解液技术通常在其外壳上预留注液孔注电解液,传统的注液方法需要静置很长时间,而且注液量不精确,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操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注液方法,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锂电池电解液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结构,包括锂电池外壳,锂电池外壳设有两个通孔,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固定注液装置,第二通孔上固定吸气装置;
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泵,注液泵通过单向阀A连通第一注嘴,第一注嘴外套设第一螺母,第一注嘴伸入第一通孔内,第一螺母将第一注嘴与锂电池外壳固定;
吸气装置包括抽气泵,抽气泵通过单向阀B连通第二注嘴,第二注嘴外套设第二螺母,第二注嘴伸入第二通孔内,第二螺母将第二注嘴与锂电池外壳固定。
抽气泵为抽真空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吸气装置造成外壳为负压,加大电解液注入速度,也加大其内电解液的扩散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的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结构,包括锂电池外壳,锂电池外壳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通孔固定注液装置,第二通孔上固定吸气装置。
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泵1,注液泵1通过单向阀A2连通第一注嘴,第一注嘴外套设第一螺母,第一注嘴伸入第一通孔内,第一螺母将第一注嘴与锂电池外壳固定。此时,第一通孔为注液孔。
吸气装置包括抽气泵6,抽气泵6通过单向阀B5连通第二注嘴3,第二注嘴3外套设第二螺母4,第二注嘴3伸入第二通孔内,第二螺母4将第二注嘴3与锂电池外壳固定。此时,第二通孔为抽气孔。
抽气泵6为抽真空泵。
其工作原理为:
其包括以下步骤:
1、用螺母将喷嘴与注液孔连接;
2、由抽真空泵对电池内部抽真空,是电池内腔形成负压或真空状态;
3、由注液泵加压经过单向阀一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腔,加速电解液在电池内腔中的扩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蓝牙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