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段式端子箱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0470.1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朱振武;王华;高浦润;曾国;代文芳;余为民;吕亮;贺攀;傅军;熊健;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2 | 分类号: | H01H9/2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42109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端子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两段式端子箱门锁。
背景技术
端子箱是一种转接施工线路,对分支线路进行标注,为布线和查线提供方便的一种接口装置。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变电所断路器、电压互感器、变压器、计量二次线路终端连接,以及变电所检修电源、工业企业中动力配电箱、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端子箱等。
在电力行业中,由于日常的运行和维护需要,端子箱门频繁开关,无法有效闭锁,而普通的挂锁操作复杂,耽误时间,端子箱不闭锁则会存在安全隐患,重则造成事故,轻则影响用户用电。目前,实现刀闸远方遥控操作功能对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程度和电网运行效率,减少就地操作人身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它由监控后台机、测控回路、刀闸电动操作回路组成。但一旦遥控操作失灵,而端子箱门开关接点未接通造成电动操作失灵是操作失灵的主要原因,造成运行人员多处查找原因,将延长操作时间,从而造成检修时间延长,送电时间推迟,严重影响用户用电。因此,研发一种两段式端子箱门锁是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普通挂锁操作复杂,耽误时间;而刀闸远方遥控操作时端子箱门开关接点未接通造成电动操作失灵,导致检修人员的检修时间延长,送电时间推迟,严重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提供一种两段式端子箱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两段式端子箱门锁,包括固定在端子箱箱体上的固定部分和固定在端子箱箱体上与固定部分对应的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两个插孔,插孔的下方开设有一个开口,开口中插装有一螺钉,所述活动部分包括焊接在活动门上的锁箱和开设在活动门上的锁孔,所述锁孔位于锁箱的正下方,所述锁箱中沿垂直于活动门的方向穿插有两个螺钉,锁箱的顶部沿平行于活动门的方向穿插有一个“Π”字型的插销,所述插销延伸至锁孔的底部,所述插孔的直径大于锁箱上螺钉的直径,所述锁孔的直径大于支架上螺钉头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锁箱上螺钉与支架上螺钉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插销为蘑菇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端子箱需要打开时,直接将插销向上拉,插销的底部松开了支架上的螺钉,向外拉活动门,锁箱上的螺钉从插孔中抽出,端子箱即被打开,同时切断了刀闸电动操作回路;关闭端子箱时,用力推活动门,锁箱上的螺钉插入插孔,支架上的螺钉从锁孔穿出,再将插销向下按住即可,插销的底部即被锁箱卡住,端子箱关闭,同时接通了刀闸电动操作回路电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实现端子箱的开关,避免了端子箱门开关接点未接通造成电动操作失灵,导致检修人员的检修时间延长,送电时间推迟,严重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插孔,3-开口,4-螺钉,5-锁箱,6-锁孔,7-插销,8-箱体,9-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两段式端子箱门锁,包括固定在端子箱箱体8上的固定部分和固定在端子箱箱体8上与固定部分对应的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两个插孔2,插孔2的下方开设有一个开口3,开口3中插装有一螺钉4,所述活动部分包括焊接在活动门9上的锁箱5和开设在活动门9上的锁孔6,所述锁孔6位于锁箱5的正下方,所述锁箱5中沿垂直于活动门9的方向穿插有两个螺钉4,锁箱5的顶部沿平行于活动门9的方向穿插有一个“Π”字型的插销7,所述插销7延伸至锁孔6的底部,所述插孔2的直径大于锁箱5上螺钉4的直径,所述锁孔6的直径大于支架1上螺钉头4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箱5上螺钉4与支架1上螺钉4尺寸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销5为蘑菇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0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