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9400.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群;于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直流 焊接 操作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
背景技术
风塔经常使用交直流双丝焊接设备进行焊接,交直流双丝焊接才用双电源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区别与单电源焊接,两电弧电流彼此独立,可以进行独立协调控制,能够适应不同要求的焊接。
基于交直流双丝焊接的工作原理,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很多的调试控制,所以交直流双丝焊接的操作控制器的体积也很大,在风塔上进行高空作业时不方便进行携带与固定,只能拉长电线,由地面人员进行调试控制,使用不便,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不便于使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率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以背板的中轴线为参照对称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面与第一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背板的背面还开设有两个条形通孔,两个所述条形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控制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条形通孔内部,所述背板的背面还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邻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靠近连接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贯穿固定块并与连接块远离第一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背板的背面还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插孔并延伸至背板的外部,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背板上对应插孔的位置还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侧面与调节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调节环并延伸至调节环的外部,且螺杆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靠近螺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背板的背面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粘接有软垫,所述软垫为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调节环的直径是压板高度的两倍,所述螺杆与压板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长度与限位杆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限位杆以螺杆为参照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压板远离背板的一侧面与固定块远离背板的一侧面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一滑槽与水平面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背板的一侧面与背板的背面所呈的角度范围为三十至五十度,所述固定块靠近背板的一侧面与连接块远离第一滑块的一侧面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高效率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通过在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连杆与连接块活动连接,能够通过固定块和背板将控制器固定在风塔上的支架上,通过在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在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支架,进而对控制器进行固定,通过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能够加强控制器的固定,方便高空作业的操作人员对控制器进行操作,使用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双丝焊接操作控制器不便于使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截面图。
图中:1控制器、2背板、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第一弹簧、6条形通孔、7连接块、8固定块、9卡槽、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连杆、13第二弹簧、14插孔、15螺杆、16调节环、17轴承、18连接环、19压板、20限位杆、21限位孔、22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9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