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约化城市地面停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611.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伟;彭靖萱;陈安江;张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化 城市 地面 停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约化城市地面停车系统,属于交通工程设计及其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建设,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与停车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目前城市停车场主要分为地面停车场与地下停车场两类。地面停车场包括路边占道停车位和专用停车场。路边占道停车位占用大量路面资源,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专用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土地空间利用率不高,现阶段部分停车场采用立体式停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停车场的利用效率,但仍未使停车场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对于大型停车场,驾驶员需进入停车场寻找车位,将车停好后步行离开停车场,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城市的地下停车场主要建设于大型建筑物地下,有绕道式停车场、立式停车场和立体环绕式停车场三种类型,其整体布局与地面停车场基本一致,存在问题相同。
在现有的平面专用停车场设计方法中,存在如下共同的缺点:一是停车场土地利用率不高,由《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以车辆轮廓为长5.0m、宽2.0m的小型车为例,地面停车场单位车停放面积宜采用25-30㎡,停车场内部行车通道、车位安全间距等占用约50%停车场面积;二是车辆存取自动化程度低,现有的大部分地面停车场均需要驾驶员进入停车场内部存取车,导致存取效率低,且停车场内部车辆集中,人与车辆混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一种集约化地面停车系统,此处的集约化即泊车空间被均匀分割成数个大小相等且相互之间存在微间隙的载车托盘,载车托盘用于承载车辆。创新停车场组织形式,减小单位停车位占用面积,提高地面停车场的土地利用效率;同时提高地面停车场自动化程度,实现车辆安全高效存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约化城市地面停车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入库平台、泊车空间、车辆出库平台。车辆入库平台设置于停车场入口处;车辆出库平台设置于停车场出口处;泊车空间在停车场内部;泊车空间被均匀分割成数个大小相等的载车托盘(7),相邻的载车托盘(7)之间存在0.1m的微间隙。载车托盘(7)用于承载泊车的车辆,载有车辆的载车托盘由车辆入库平台进入泊车空间,载车托盘能够在泊车空间内移动,最终从泊车空间移动至车辆出库平台。
所述载车托盘(7)包括钢结构底座(1)、四周感光传感器(2)、中部引导停车设施(3)、底部电动万向轮(4.1)与磁感应器(4.2),钢结构底座(1)为矩形,钢结构底座(1)的三面均设有凸起;中部引导停车设施(3)设置在钢结构底座(1)的中间,中部引导停车设施(3)为凸起结构,凸起高度为0.05m;底部电动万向轮(4.1)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在钢结构底座(1)的底部四周,磁感应器(4.2)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在钢结构底座(1)底部的角部处;四周感光传感器(2)分别布设于钢结构底座(1)的三面凸起处。
车辆入库平台包括入库通道(5)、入口闸门(6)、存车诱导标志(8)、入库提示显示屏(9)、入口行人安全通道(10),入口闸门(6)设置在入库通道(5)的入口处,存车诱导标志(8)设置在入库通道(5)上,入口行人安全通道(10)平行布置在入库通道(5)的一侧,入库提示显示屏(9)设置在入口行人安全通道(10)的末端处。
泊车空间内设有磁信号源(11)、边缘载车托盘充电装置(12)。泊车空间内部的各载车托盘(7)等间距均匀放置;磁信号源(11)设置在泊车空间的地面上且与磁感应器(4.2)感应,实现载车托盘(7)的定位功能;边缘载车托盘充电装置(12)布设于泊车空间的四周墙壁上,用于为载车托盘(7)充电。
车辆出库平台包括出库通道(13)、收费出口闸门(14)、取车诱导标志(15)、出库提示显示屏(16)、出口行人安全通道(17),出口行人安全通道(17)平行布置在出库通道(13)的一侧,收费出口闸门(14)设置在出库通道(13)的出口处,取车诱导标志(15)设置在出库通道(13)上,出库提示显示屏(16)设置在出口行人安全通道(17)的末端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车位
- 下一篇: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