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4986.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郑秋云;于冯淼;许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 | 分类号: | B60R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林云娇 |
地址: | 350119***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顶 行李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架是安装在车顶便于大件物品安装的支架。目前主要有两种行李架形式:贴附式行李架纵轨和凸起式行李架纵轨。目前的凸起式行李架纵轨1’,按锁附点2’位置,有前/中/后(请参阅图1)和前/后(请参阅图2)两种方案:图1和图2中的行李架纵轨1’一般为金属铝一体成型或中间部分为金属铝,两端为塑料件,图1中行李架纵轨1’通过三个锁附点2’进行固定,可提升行李架纵轨1’的承载能力,但由于锁附点2’较多,普遍存在造型不美观的问题,图2中减少锁附点2’的数量,造型美观,但中间部分承载能力受到影响,为了提升承载能力,需要提升材料等级,或大量采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工,造成成本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其通过对行李架内部和外部的结构优化,实现高承载、低成本和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包括两结构、大小完全相同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包括前饰盖、后饰盖、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纵轨,底饰盖,前底座、后底座、中间支架以及中饰盖;
所述前底座和后底座分别设于所述纵轨的前端和后端,且所述前底座、纵轨、后底座依次相接固定,所述前饰盖固定于所述前底座上方,所述后饰盖固定于所述后底座的上方;
所述纵轨设于所述底饰盖的上方;所述中间支架设于所述底饰盖内,且所述中间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轨和车体;
所述纵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于中间支架安装位置处均开设一安装孔,所述中饰盖设于所述上表面的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底座一端和后底座的一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恰能插入所述纵轨的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纵轨的下表面锁附在一起。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部还通过螺栓与所述纵轨下表面、中饰盖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饰盖的下表面还设有一中空的支撑座,其与所述底饰盖一体成型,所述中间支架设于所述支撑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架由一底部、两固定部以及两连接部组成,所述两固定部与所述底部上下平行,且一所述固定部通过一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底部的一端,另一所述固定部通过另一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底部的另一端,所述底部、两固定部上均开设有锁附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纵轨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底部与车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饰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纵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纵轨为铝材制成的铝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架为金属中间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前饰盖、后饰盖、前底座、后底座、底饰盖以及中饰盖均为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车顶行李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且当中间支架和纵轨采用金属铝材,其他部件均采用塑料件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美观、统一的外部造型的同时,还能得到与金属一体结构的行李架同等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和图2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的纵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的中间支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的底饰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新型车顶行李架,包括两结构、大小完全相同的主架体10,所述主架体10包括前饰盖11、后饰盖12、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纵轨13,底饰盖14,前底座15、后底座16、中间支架17以及中饰盖18;所述前底座15和后底座16分别设于所述纵轨13的前端和后端,且所述前底座15、纵轨13、后底座16依次相接固定,所述前饰盖11固定于所述前底座15上方,所述后饰盖12固定于所述后底座16的上方;所述纵轨13设于所述底饰盖14的上方;所述中间支架17设于所述底饰盖14内,且所述中间支架17分别连接所述纵轨13和车体(未图示);所述纵轨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于中间支架17安装位置处均开设一安装孔19,所述中饰盖18设于所述上表面的安装孔1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4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仓栅车的具有储物箱的集成式侧防护
- 下一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