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桥梁拓宽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299.5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波;唐文彬;刘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桥梁 拓宽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改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桥梁拓宽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顽疾,尤其是在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出行常态。
造成交通拥堵一方面原因在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在于道路、桥梁的狭窄。目前,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市政部门所采用的措施为:对道路以及桥梁进行拓宽。道路拓宽施工较为简单,仅需要基于原有路基进行拓宽即可,但是对于桥梁拓宽,其施工要复杂很多。
桥梁拓宽需要将原桥梁边缘的防护结构进行去除,然后拼接新的桥梁,在新、旧桥梁的拼接部位浇注水泥从而保持桥面的平整。在上述施工方案中,新、旧桥梁拼接后,其连接部位新浇筑的水泥砼结构容易出现裂缝,这样不仅降低了桥梁的结构强度,还会增加桥梁后期维护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桥梁拓宽施工存在的拼接缝浇筑水泥容易开裂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桥梁拓宽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
桥梁支柱连接组件,所述桥梁支柱连接组件包括有用于与新桥桥梁支柱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用于与旧桥桥梁支柱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管,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螺纹杆连接,所述连接螺纹杆的中部为转动部,所述连接螺纹杆自其中部向其端部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转动部两侧设置的所述连接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
桥底托板组件,所述桥底托板组件包括有接触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接触板用于与桥底底面相接触,所述接触板与所述支撑板通过工字钢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接触板通过铆钉固定设置在桥底,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面铰接有加固连杆,所述加固连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加固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与新桥桥梁支柱连接的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的侧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旧桥桥梁支柱连接的侧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的侧面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纹杆为铸铁连接螺纹杆,所述连接螺纹杆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为钢板,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为钢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焊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为钢板,所述第二连接套管为钢管,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焊接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套管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均布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套管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均布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优选地,于所述接触板的上侧面设置有防腐涂层。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桥梁拓宽加固装置能够在旧桥拓宽作业中对新桥桥梁支柱以及旧桥桥梁支柱提供连接支撑,在新桥桥梁以及旧桥桥梁之间设置了桥梁支柱连接组件,其可以提高新桥相对于旧桥设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桥底托板组件,其还可以对缝隙处浇筑的水泥进行支撑,由于新浇筑的水泥具有底部支撑,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桥梁拓宽施工存在的拼接缝浇筑水泥容易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桥梁拓宽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第一连接板1、第一连接套管2、连接螺纹杆3、转动部4、接触板5、支撑板6、工字钢横梁7、加固连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