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9200.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卓常赟;刘红梅;陈辉;刘艳;王洋;卢永建;陈兵;戴懿嫣;江柱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用尾拖 气体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
背景技术
钛材(钛及其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是,钛材是一种活泼金属,焊接使形成的高温熔池,在300℃以上就极易与氢、氧、氮、碳等发生反应,使得焊缝处极易产生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使得焊缝的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导致产品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对焊缝熔池必须进行严格的保护。虽然真空条件下的氩弧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焊缝的塑性和韧性,但是对焊接设备的要求较高且成本较高;保护罩是一种直接近距离地保护焊接熔池的装置,通过吹出氩气或氦气来防止熔池吸氧,但是现有的保护罩的用气量高且出气效率低,尤其是当两个钛材呈一定角度(<180°)焊接时,现有保护罩的排气孔与焊缝的距离遥远,难以起到理想的防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隔离空气的尾拖气体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包括保护罩外壳及位于保护罩外壳内的通气管,所述保护罩外壳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分别位于保护罩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与焊缝两侧第一焊材和第二焊材相对应,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焊缝两侧第一焊材和第二焊材之间的夹角;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紧固连接;所述通气管的管壁、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三侧面上设有焊枪抓手、控制焊枪与保护罩之间距离的第一控制机构及控制保护罩高度的第二控制机构。
目前还没有一种尾拖气体保护罩被设计专门用于两个焊材成一定角度(<180°)施焊的工况,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成一定的夹角,相当于形成了突出的头部,相比于其它头部为矩形平面的保护罩,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的头部能够深入贴近施焊部位,明显降低排气孔与焊缝的距离,显著地提高了气体保护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可根据不同材质的焊材来调节保护罩的高度以及保护罩与焊枪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保护焊缝,提升产品品质。所述第一焊材和第二焊材可以是钛材,也可以是其它在高温下容易吸氢、氧、氮、碳等的金属或合金。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管壁上的排气孔设于通气管的下半部分管壁上。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为至少两排,相邻两排排气孔的轴向间距为5-15mm;每一排排气孔中呈等间距分布。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套筒,每个套筒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通气管两端分别插入筒体,所述两个套筒通过底座分别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紧固连接。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在通气管的外部套接有通气网。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环和肋条,所述固定环套接在通气管上,所述肋条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通气网连接。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设于第三侧面的水平控制杆、可沿水平控制杆的轴向滑动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与焊枪抓手连接的竖向控制杆、可沿竖向控制杆轴向滑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水平控制杆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水平控制杆平行。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螺栓组件,所述水平控制杆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螺栓组件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第一螺栓组件匹配的第一连接孔。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竖向控制杆上设有多个与第二螺栓组件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第二螺栓组件匹配的第二连接孔。
作为上述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于外壳上的排气孔的靠近焊材一侧的横截面积小于远离焊材一侧的横截面积,这种形状的排气孔可提升保护气流的流动速度,增强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包括保护罩外壳及位于保护罩外壳内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保护罩外壳上设有排气孔,其中,所述通气管管壁上的排气孔设于通气管的下半部分管壁上;所述保护罩外壳上设有焊枪抓手、控制焊枪与保护罩之间距离的第一控制机构及控制保护罩高度的第二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9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焊烟雾驱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接用尾拖气体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