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及CT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6529.7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4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邢金辉;崔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8;G06T7/7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王鹏丽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扫描 视觉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扫描部位、扫描参数及病人的人体参数;(2)获取与扫描部位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人体特征;(3)在扫描床移动过程中,连续采集经过扫描区域的人体图像并实时进行人体特征识别,获取与定位参考人体特征相对应的扫描床位置;(4)根据已获取的扫描床位置,结合人体测量学知识,计算出对应于扫描部位的扫描床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结束位置。上述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在扫描床移动的过程中即可根据选择的扫描部位进行自动定位,处理速度较快,定位准确,并且对病人友好。本发明同时公开了用于实现上述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的CT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同时涉及用于实现上述定位方法的CT系统,属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目前世界上比较主流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其在各个国家均已得到广泛推广。
CT成像主要依靠X射线,当X射线射向人体组织时,一部分射线会被人体吸收,一部分会穿过人体被探测器接收。人体各组织密度不同,X射线穿透能力不同,探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也就会有差异。利用这种原理,CT就能够向人类展示人体内部组织的情况,帮助人类发现人体内存在的一些异常和缺陷。由于X射线本身对人体是有一定害处的,因此,不必要的X射线辐射剂量都是应该尽力避免的。
CT正常扫描之前,一般要对需要扫描的部位进行定位,以比较精准地对扫描部位进行扫描,减小不必要的辐射剂量。目前通用的定位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扫定位片定位。这种方式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的一段长度拍平片,然后在平片的基础上选择比较精准的扫描起始位置。关于这种扫描定位方法的细节,可以参见公开号为CN104095647A的发明专利申请。这种方式定位准确,同时能先期对人体内部组织有一个认识,缺点是时间相对较长,并且病人需要承受一些额外辐射剂量。
另一种是激光灯定位,即在摆体位时利用激光灯标定人体外观参考点作为扫描起始位置。关于这种扫描定位方法的细节,可以参见公开号为CN102908161A的发明专利申请。这种方式较节省时间,且病人不承受额外剂量,但定位没有前者准确,且病人可能会不小心被激光灯刺激到眼睛。激光灯定位需要技师或护士手动对病人进行定位,增加技师或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其准确性与技术或护士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为此,实践中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更快速、更安全的CT扫描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的CT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CT扫描视觉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扫描部位、扫描参数及病人的人体参数;
(2)获取与扫描部位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人体特征;
(3)在扫描床移动过程中,连续采集经过扫描区域的人体图像并实时进行人体特征识别,获取与定位参考人体特征相对应的扫描床位置;
(4)根据已获取的扫描床位置,结合人体测量学知识,计算出对应于扫描部位的扫描床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结束位置。
其中较优地,在所述步骤(1)中输入的人体参数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中的多种,用于后续计算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结束位置时根据人体测量学知识选择相应的特征算法。
其中较优地,在所述步骤(2)中获取的定位参考人体特征是与扫描部位临近的一个或多个人体特征,所述定位参考人体特征位于人体表面且易于视觉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6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