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评价除焦效率的装置及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117.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齐永锋;王妹婷;葛攀乐;张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5/00;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评价 效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定量评价除焦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炉(1)、测温装置(2)、高速摄像装置(3)、除焦剂混合装置(4)、耐高温抗氧化称量装置(5)、计算机(6);
所述电炉(1)内部设有炉膛(1d),炉膛(1d)内设有恒温平台(1c),恒温平台(1c)上设置坩埚(1e);测温装置(2)用于监控坩埚(1e)的温度;坩埚(1e)上方的炉膛(1d)内部设有高速摄像装置(3)、第一惰性气体管道(1h)、雾化喷嘴(1j),第二惰性气体管道(5e)与耐高温抗氧化称量装置(5)相连接;雾化喷嘴(1j)通过第四管道(4i4)与除焦剂混合装置(4)相连接;
所述测温装置(2)、高速摄像装置(3)、除焦剂混合装置(4)、耐高温抗氧化称量装置(5)分别与计算机(6)相连接;
所述高速摄像装置(3)包括相连接的高速摄像头(3a)、三维电动坐标平台(3b),三维电动坐标平台(3b)位于炉膛(1d)外,高速摄像头(3a)在冷却设施保护下深入炉膛(1d)内;所述电炉(1)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保温层(1b)、加热层(1a);
所述除焦剂混合装置(4)包括雾化介质供给装置(4h)、除焦剂容器(4a)、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除焦剂容器(4a)通过第一管道(4i1)连接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雾化介质供给装置(4h)通过管道连接三通混合装置(4d),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通过管道连接三通混合装置(4d),三通混合装置(4d)与第四管道(4i4)相连接;
所述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与三通混合装置(4d)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4c);所述雾化介质供给装置(4h)与三通混合装置(4d)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4g)、调节阀门(4f)、压力表(4e);
所述耐高温抗氧化称量装置(5)包括耐高温容器(5a)、以及耐高温容器(5a)上的盖板(5b),耐高温容器(5a)内设有高精度天平(5d),所述第二惰性气体管道(5e)末端伸入耐高温容器(5a)内,气体分析装置(5f)末端伸入耐高温容器(5a)内;盖板(5b)上设有通气孔(5c)、第二窥视孔(5g);
所述炉膛(1d)上设有炉膛顶盖(1f),炉膛顶盖(1f)上设有第一窥视孔(1g);炉膛顶盖(1f)上设置高速摄像装置(3)、第一惰性气体管道(1h)、第四管道(4i4)、气体分析装置(5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评价除焦效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流量计(4c)、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雾化介质供给装置(4h)、第二流量计(4g)、调节阀门(4f)、压力表(4e)、三维电动坐标平台(3b)均与计算机相连。
3.一种定量评价除焦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炉制备焦块;
(2)制备除焦剂混合液雾化喷洒到焦块上;
(3)记录并分析焦块爆裂时的图像;
(4)对爆裂后从焦块上脱落的碎块进行称重;
(5)对爆裂后脱落的碎块及焦块进行微观分析;除焦过程损耗评估。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定量评价除焦效率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为:
①对电炉(1)加热然后保持在测试温度,并通过第一惰性气体管道(1h)持续通入惰性气体,炉膛(1d)内的气体从第一窥视孔(1g)溢出,待气体分析孔(1i)引出的气体经分析确定炉膛(1d)内部几乎没有氧气后,将装有成分为未燃尽炭和燃尽灰的焦块的坩埚(1e)从炉膛(1d)的上方通过第一窥视孔(1g)垂直放入恒温平台(1c)上进行预定时间的加热;
选择测试除焦剂放入除焦剂容器(4a)中,除焦剂由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经第一管道(4i1)抽入第二管道(4i2)中,第一流量计(4c)测出其流量,辅助计算机(6)控制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4b)持续输出测试所需的除焦剂流量(Qm,ch);选择测试所需雾化介质由雾化介质供给装置(4h)流入第三管道(4i3),第二流量计(4g)测得其流量(Qm,g),压力表(4e)测得其压力,辅助计算机(6)控制调节阀门(4f)来调节第三管道(4i3)中的压力和流量;
之后除焦剂和雾化介质通过三通混合装置(4d)经第四管道(4i4)送入炉膛,最终通过雾化喷嘴(1j)喷洒到坩埚(1e)中,使坩埚(1e)中的焦块发生爆裂;
②高速摄像装置(3)记录并分析坩埚(1e)内爆裂时的图像:计算机(6)控制调整高速摄像头(3a)在三维电动坐标平台(3b)的坐标至合适位置,记录焦块爆裂时的图像,在计算机(6)上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处理、计算得到亮度指标L-时间t曲线及爆裂时间(T)、峰值亮度指标(Lm)、平均亮度指标(Lav);
爆裂时间T:当雾化除焦剂喷洒到焦块上后,亮度指标会先增加再减小,爆裂时间指从雾化除焦剂喷洒到焦块上开始,到亮度指标L经历逐渐变亮、再减小至喷洒雾化除焦剂前的亮度指标L0的105%为止的时间;
③对爆裂后从焦块上脱落的碎块及焦块进行称重:预先通过第二惰性气体管道(5e)向耐高温容器(5a)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气体分析装置(5f)检测内部的气体成分,确保内部几乎无氧气;爆裂结束后,打开第二窥视孔(5g),将坩埚(1e)迅速取出放到耐高温抗氧化称量装置(5)的耐高温容器(5a)内,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分别用高精度天平(5d)称量爆裂后从焦块上脱落碎块的质量m、及其与剩余焦块的质量和M,得到除焦率ηm,同时,计算出除焦剂有效化学成分消耗量mch和化学有效除焦比CH;
④对爆裂后从焦块上脱落的碎块进行微观分析:分析得到爆裂后脱落的碎块的含炭量mc,计算碎块含炭比CRE、燃料灰与未燃尽炭混合时的含炭量CRE0、过程耗炭率π;
⑤损耗评估:根据进入炉膛前雾化介质的比焓hg,1、吸热后雾化介质的比焓hg,2、进入炉膛前除焦剂稀释液的比焓hsol,1、吸热后除焦剂稀释液的比焓hsol,2、除焦剂定量可调配给装置工作时的实际功率P1、雾化介质供给装置工作时实际功率P2、爆裂后从焦块上脱落碎块的质量m、爆裂时间T、除焦剂流量Qm,ch、雾化介质流量Qm,g和除焦剂有效含量比可得到雾化介质比损耗eg、除焦剂稀释液比损耗esol、动力比损耗ep三种损耗;其中,Eg为雾化介质损耗;Esol,1为除焦剂稀释液损耗;Ep为持续将雾化介质和除焦剂混合后送入炉膛的耗能;
效果指标如下:
峰值亮度指标Lm:Lm=L(t)max;
平均亮度指标Lav:
除焦率ηm:
过程耗炭率π:
经济性指标如下:
化学有效除焦比CH:
雾化介质比损耗eg:
除焦剂稀释液比损耗esol:
动力比损耗e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1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