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血竭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5004.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彬;胡华;黄慧学;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6/896;A61K47/38;A61K47/32;A61K47/10;A61P29/00;A61P17/02;A61P7/04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竭 喷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血竭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血竭2~5%,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4~8%,乙基纤维素(EC)0.1~0.7%,丙二醇7~8%,余量为乙醇。本发明所述龙血竭喷膜剂同时结合了贴剂、膜剂、气雾剂的优点,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形成的膜厚度一致,色泽均匀,集中了载药量大、成膜时间短、流失性小、成膜性好等诸多优点,其中的高分子骨架材料具有透气不透水及抑菌的作用,可大大提高疗效。本发明所述龙血竭喷膜剂具有止血、抑菌、敛疮止痛的效果,特别适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小面积烧烫伤、疮口不敛等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龙血竭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龙血竭为百合科龙血树属物剑叶龙
目前在市场上已有龙血竭商品化的制剂,主要是经过粉碎直接灌装的龙血竭胶囊剂,用于口服;但也有人去除胶囊壳后,把粉末洒在伤口上外用,这样操作即不规范且利用率低。此外市售含有龙血竭成分的外用制剂(例如复方金凤搽剂),涂擦在皮肤上有效药用成分流失性大;也有外用的复方散剂,易在伤口处凝结成块,影响药效发挥。随着市场需求增加,龙血竭原料资源日益匮乏,而龙血竭的上述使用,不仅使用不便,而且生物利用率低,更造成药材的大量浪费。因此,研发一种高效、便捷的龙血竭的外用制剂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公开文献中也有关于龙血竭喷膜剂的相关技术,下面是检索到相关的专利文献:
1、中国专利:一种应用于浅表性创伤的龙血竭喷雾膜剂及其制备工艺;申请号:201310090894.3;申请日:2013-03-21;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浅表性创伤的龙血竭喷雾膜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龙血竭1%-3%、冰片2%-4%、聚乙烯吡咯烷酮2%-6%、聚乙二醇20001%-3%、甲基纤维素0.5%-2%、乙基纤维素0.5%-2%、聚乙烯醇0.5%-3%、甘油0.01%-0.5%、乙醇40%-70%,其余由蒸馏水组成。将上述百分比重量的乙醇溶解龙血竭及冰片药材为溶液A,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2000、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在蒸馏水中进行搅拌均匀溶胀24小时,制成溶液B,混合溶液A及溶液B,甘油进行调和,装入压力喷瓶中,最终得到龙血竭喷雾膜剂,该喷雾膜剂在瓶内或喷头压力作用下,将含药物溶液喷洒成雾状附着皮肤表面迅速成膜。该喷雾膜剂具有止血、抑菌、敛疮止痛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小面积烧烫伤、划伤、擦伤及疮口不敛等症状。
2、中国专利:用于治疗压疮的龙血竭喷雾剂及其检验和制备方法;申请号:201610292880.3;申请日:2016-05-05;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压疮的龙血竭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龙血竭喷雾剂包含龙血竭提取物、作为成膜剂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乙醇和水等。该制剂剂型简单、使用便利,且生物利用度高,对于压疮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压疮的龙血竭喷雾剂的检验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准确的检测并控制治疗压疮的龙血竭喷雾剂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血竭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龙血竭产品中载药量少、成膜性较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所述龙血竭喷膜剂外观为红色而且光泽完整,厚度一致,色泽均匀,载药量、成膜时间、流失性和成膜性均较好,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产品符合相关规定。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