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调整臂的角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7276.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顾乃宁;胡志勇;陈驰;杨来科;赵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吴凡 |
地址: | 317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整 角度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整臂的角度传感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角度传感器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能连接于调整臂侧壁的安装盒和能周向固定在调整臂的凸轮轴上的转盘,转盘位于安装盒内且能相对于安装盒转动,安装盒内还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动轮,转盘的外径大于转动轮的外径且转盘通过传动带或齿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的转动中心固设有磁体,安装盒内固定有与磁体相对设置的感应元件,感应元件能够对磁体的转动进行实时感应并进行信号转化。它具有检测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臂的角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调整臂虽种类繁多,但使用原理及工作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将调整臂的壳体直接连接在车桥上,然后在制动间隙增大时通过调整臂内的调节机构自动对制动间隙进行补偿以保证制动效果。现有的调整臂仅具有自动调节制动间隙的功能,却不具备检测摩擦衬片磨损量的情况,对于摩擦衬片的磨损情况而言更多的是依靠驾驶员人员凭经验用肉眼进行观察和判断的,因此十分不准确,另外每次驾驶员都需要从驾驶室内出来到车轮旁进行观察也导致非常不方便。
因此,为了方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掌握摩擦衬块的磨损情况,也有一些厂家通过在调整臂上增设能够对调整臂的凸轮轴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传感器来实现对摩擦衬片磨损量的检测,这是因为在摩擦衬片出现磨损时调整臂的凸轮轴会对应转动一个角度。目前,这类角度传感器基本上包括一个安装盒、设置于安装盒内且能够转动的转盘以及电路板,安装盒连接在调整臂的壳体上,调整臂的凸轮轴一端伸入安装盒内并使转盘套接在凸轮轴上形成联动,这样当凸轮轴带动转盘转动时只需利用电路板对转盘的转动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即可使驾驶员实时掌握摩擦衬片的磨损情况。
但是,由于摩擦衬片的磨损量基本上是以毫米为单位,因此凸轮轴的转动角度会非常的小,从而导致采用这种方式所检测到的摩擦衬块磨损量的检测精度非常低,很可能出现尽管摩擦衬片进一步磨损但检测到的凸轮轴的转动角度基本无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调整臂的角度传感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摩擦衬片磨损量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调整臂的角度传感器,包括能连接于调整臂侧壁的安装盒和能周向固定在调整臂的凸轮轴上的转盘,转盘位于安装盒内且能相对于安装盒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盒内还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动轮,转盘的外径大于转动轮的外径且转盘通过传动带或齿带动转动轮转动,所述的转动轮的转动中心固设有磁体,所述的安装盒内固定有与磁体相对设置的感应元件,感应元件能够对磁体的转动进行实时感应并进行信号转化。
本角度传感器主要应用在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上,用于对鼓式制动器的摩擦衬片的磨损量进行实时监测,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摩擦衬片出现磨损时调整臂的凸轮轴会带着转盘相应转过一定的角度,转盘则会通过传动带或齿带动转动轮一同转动。在转动轮转动后,而磁体固设在转动轮上,因此转动轮会带着磁体同步转动,磁体转动会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这样感应元件就会在该旋转磁场的感应下而产生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为了便于驾驶员的观察,可以将最终的数字信号在驾驶室内进行显示。
由于摩擦衬片的磨损量基本以毫米为单位,这就导致摩擦衬片不断磨损时凸轮轴及转盘转动角度的变化却很小,直接对转盘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摩擦衬片的磨损量十分不精确。本角度传感器由转盘通过传动带或齿来带动转动轮转动,由于转盘的外径大于转动轮的外径,因此当转盘转过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时转动轮相对会转过一个比较大的角度,也就是说利用转动轮能够对转盘的转动角度进行放大,而磁体固设于转动轮的转动中心,因此通过感应元件对磁体转动量的实时感应就可以将摩擦衬片的磨损情况体现得更加明显,从而提高了本角度传感器对于摩擦衬片磨损量的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未经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类部件压入设备及压入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训练乒乓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