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9250.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昉;彭格;余政霖;蒋彦;吴德操;徐化力;王永禄;冉超志;钟朝伦;王珩;刘先康;吴至一;王子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石盛石墨烯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C08J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透明 导电 连续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续进行的以下步骤:a、对透明的薄膜基材进行表面改性预处理,清洗表面及降低表面张力;b、薄膜基材表面连续涂布多功能底涂层,使其进一步降低表面张力,增加与石墨烯导电材料层的结合力;c、再涂布至少一层石墨烯材料层,石墨烯材料层至少包括若干微小片状石墨烯,以及其上生长的金属纳米线;所述石墨烯材料层由复数层石墨烯片与其表面生长的金属纳米线分散材料涂覆装配而成;所述石墨烯材料层由石墨烯材料层涂料连续涂布而成,石墨烯材料层涂料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其上生长有平行于石墨烯平面的金属纳米线的石墨烯,还包括作为粘接剂的树脂;d、使得涂布铺展在多功能底涂层上的石墨烯材料上的金属纳米线之间无数个相互搭接点熔接为整体,且各层之间固定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后还包括e步骤、在上述步骤处理后的薄膜基材表面连续涂布增透光学匹配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e步骤后还可以包括步骤f覆膜,即在设置好增透光学匹配层的薄膜基材上下表面贴合覆盖设置一层保护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对薄膜基材进行表面改性预处理时,采用常温等离子喷射炬阵列;或者采用高压电晕;或者采用表面氧化的方式进行连续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所述多功能底涂层,是由包括总含量为0.2%~5%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氧化锆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总含量为3%~20%水性丙烯酸树脂构成的多功能底涂层涂料连续涂布到薄膜基材的表面,干燥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底涂层是用多功能底涂层涂料经微凹版辊差速涂布的方式制备;或经刮刀涂布的方式制备;或经定量供料转移涂布的方式制备;或经狭缝挤压式涂布的方式制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石墨烯材料层的熔接采用光脉冲熔接的方式实现;或者采用常温自限性等离子熔接的方式实现;或者采用采用滚筒热压的方式实现。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e步骤中,所述增透光学匹配层,由增透光学匹配涂层涂料连续涂布而成,包括以下方式:a、采用下列树脂的一种或几种:四氟乙烯和全氟化烷基乙烯醚共聚物无定型非晶性树脂,聚全氟乙丙烯,以及b、总含量为0.2%~5%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氧化锆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用含氟溶剂配制为增透光学匹配涂层涂料涂布;
或用a、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相对分子量的20万乙烯基聚硅氧烷、相对分子量5千~6千的巯基聚硅氧烷和相对分子量5万~6万的丙稀酸氟硅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b、总含量为0.2%~5%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氧化锆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c、光引发剂和光稳定剂;三种材料经混匀涂布UV固化后得到增透光学匹配层;
或用a、水溶性丙烯酸树脂,b、总含量为0.2%~5%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氧化锆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种材料混入水性涂料经涂布干燥得到增透光学匹配层。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对卷石墨烯透明导电膜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对压辊挤压的方式实现f覆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石盛石墨烯薄膜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石盛石墨烯薄膜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9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高致密度MgB2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导电透明薄膜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