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次化电路仿真中避免矩阵奇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9207.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程明厚;徐启迪;阳杰;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次 电路 仿真 避免 矩阵 奇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Integrated Circuit/Computer Aided Design)领域,尤其是EDA电路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次化电路仿真中避免矩阵奇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路仿真中,层次化电路仿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仿真加速方法。用层次化的仿真来加速仿真过程中器件的计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层次化仿真通过把原始的电路图相对均衡的划分成多个子电路,然后用并行计算的模式对各个子电路进行并行计算,最后对耦合节点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整个电路仿真的结果。由于在电路仿真过程中,矩阵求解使用的是直接分解法。而矩阵奇异是不满足分解的条件的。这样整个仿真就没法进行下去。一般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式排除可能出现矩阵奇异的变量,但是对于多层电路仿真来说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目前没有高效的技术来处理此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高效的识别矩阵奇异的方法,并对导致矩阵奇异的变量进行特殊处理,从而使得矩阵非奇异,进而保证整个层次化电路仿真的可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层次化电路仿真中避免矩阵奇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遍历网表中所有包含电流变量的器件,分析器件的电流变量的连接关系特性,构建连接关系容器;
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容器,通过匈牙利算法计算最大匹配;
3)根据步骤2)中计算的最大匹配结果,判断电路是否为矩阵奇异,
如果电路为矩阵奇异电路,则调整没有匹配到的电流变量到上一层电路;
如果电路为矩阵非奇异电路,则继续遍历下一个电路。
进一步地,构件连接关系容器前需对所述容器进行初始化,将容器初始化为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关系容器存储电流变量和其所连接的正端和负端的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当电路有多层时,对每一层电路重复步骤1)至步骤3)。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采用高效易用的容器存储每个电流变量对应的端口信息。对于每一个包含电流变量的器件进行搜索,直到搜索到没有电流变量的器件或者子电路的端口为止。即通过深度优先遍历其连接的其他器件。本发明采用的容器针对每个划分后的子电路建立一次,若有多层划分,只需要更新当前层的连接关系的变化即可。本发明流程清晰统一,识别电流支路的连接关系标准简单,且易于控制。
第二,采用二部图的最大匹配算法。将原始的检测矩阵奇异问题转化为寻找二部图的最大匹配,然后利用匈牙利算法去搜索最大匹配。该算法找出一条增广路经,通过异或操作获得更大的匹配,不停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不出增广路经为止。算法实现简单,易于控制,高效易用,且对于多层次电路也可以采用统一的算法来处理。
本发明一方面能够帮助EDA仿真工具快速有效地分析和定位电路划分过程中出现矩阵奇异的位置,另一方面能够保证EDA仿真产品的层次化电路仿真的可行性。从而能够提升电路仿真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层次化电路仿真中涉及的一种电路划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图1对应的BBD矩阵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电压源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图3对应的二部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图4对应的最大匹配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检查子电路是否有矩阵奇异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层次化电路仿真中涉及的一种电路划分示意图。层次化电路仿真中,需要将电路划分转化为对应的BBD矩阵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3为两个电压源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为图1层次化电路仿真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特殊的电路连接关系。当图3中所示的电路连接关系可能出现矩阵奇异的问题时,将其转化成对应的连接关系二部图,如图4所示。并将该连接关系二部图,转化为最大匹配问题,如图5所示,并且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算法来解决该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