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CL-LCC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8537.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慧;唐春森;孙跃;吴建华;左志平;叶兆虹;朱婉婷;苏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cl lcc 补偿 网络 恒压恒流 wpt 系统 及其 参数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CL‑LCC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系统原边电路包括高频逆变电路和LCL补偿网络,副边电路包括LCC补偿网络和负载,原边电路采用恒流输出,副边电路采用恒压输出,发射线圈Lp2和接收线圈Ls相互耦合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这种新型电路拓扑,相对传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减少调压环节,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在WPT系统设计中,为了提高系统带负载能力,当负载切入、切出及变化时,通常要求系统输出给负载的电压近似恒定,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系统在负载变化50%的情况下仍能够满足原边线圈恒流,副边负载电压恒定的要求,符合实际应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CL-LCC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接入方式,摆脱了导线的束缚,使电能的接入更加灵活、安全、方便,因此,在家用电器、电动汽车、生物医电、轨道交通等非接触充电领域,及矿井及水下等危险环境的无线供电领域得到了运用。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线圈中电流的恒定意味着能够产生稳定的磁场,副边电路才能拾取到稳定的电压,有利于电能在后级电路结构中传输的控制。然而,副边电路中的负载的动态变化会导致电路当中的电压、电流不稳定。在目前实际的电路当中通过加入调压电路(Buck/Boost)来实现电路的稳定工作,调压电路的加入增加电路的复杂度,增加了电路控制难度,还增加了电路的能量损耗。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采用LCL—LCC的拓扑结构,旨在减少系统中电路环节,减少电路控制复杂度,保证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发射线圈上的电流恒定,副边负载电压恒定,从而实现电路稳定工作,对系统稳定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首先,提出一种基于LCL-LCC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WPT系统,其关键在于:原边电路包括高频逆变电路和LCL补偿网络,副边电路包括LCC补偿网络和负载;
所述LCL补偿网络包括电感Lp1、电容Cp以及发射线圈Lp2,电容Cp和发射线圈Lp2构成原边并联谐振回路,电感Lp1串接在原边并联谐振回路任意一端输入干线上;
所述LCC补偿网络包括接收线圈Ls、电容Cs1以及电容Cs2,接收线圈Ls和电容Cs2构成副边并联谐振回路,电容Cs1串接在副边并联谐振回路任意一端输出干线上;
所述原边电路采用恒流输出,所述副边电路采用恒压输出,所述发射线圈Lp2和接收线圈Ls相互耦合实现无线电能传输。
进一步地,发射线圈Lp2与接收线圈Ls之间的互感值保持恒定。
进一步地,副边电路工作频率其中Ls为接收线圈Ls的自感值,Cs1为电容Cs1的容抗值,Cs2为电容Cs2的容抗值。
进一步地,原边电路工作频率其中Lp1为电感Lp1的自感值,且与发射线圈Lp2的自感值相同,Cp为电容Cp的容抗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