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9728.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罗巴焊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7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rd 触电 保护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焊机逆变焊割的工作过程,是将三相或单相50Hz工频交流电整流、滤波后得到一个较平滑的直流电,由IGBT或场效应管组成的逆变电路将该直流电变为15-100kHz的交流电,经中频主变压器降压后,再次整流滤波获得平稳的直流输出焊接电流(或再次逆变输出所需频率的交流电),逆变焊割设备的控制电路由给定电路和驱动电路等组成,通过对电压、电流信号的回馈进行处理,实现整机循环控制,采用脉宽调制PWM为核心的控制技术,从而获得快速脉宽调制的恒流特性和优异的焊割工艺效果,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电焊机品种很多,这些产品的电输出和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但由于电压输出远大于国家标准,电焊机空载电压比较高,其在焊接过程中皆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通过该电路可以大大提高电焊机的安全性能,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包括手焊信号控制端CON1、亚弧焊信号控制端CON2、一级控制模块、二级控制模块以及继电控制模块,所述的一级控制模块、二级控制模块与二级控制模块电连接,二级控制模块与继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一级控制模块经二级控制模块、继电控制模块的1脚和2脚后并经第4脚和第5脚与亚弧焊信号控制端CON2电连接,所述的二级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3、电容C3、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4、单向二极管D1、电阻R7以及电阻R8,所述的电容C3与电阻R3串联连接后与稳压二极管ZD3并联连接后电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的电阻R4一端分别与电容C3、稳压二极管ZD3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继电控制模块的1脚,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电连接继电控制模块的2脚、电阻R5以及单向二极管D1,电阻R7、电阻R8并联连接,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D3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4电连接后与电阻R7、电阻R8的电连接后输入连接到继电控制模块的2脚。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中,所述的一级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9、电阻10、稳压二极管ZD5、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的电阻R9、电阻10相互串联连接后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稳压二极管ZD2并联连接后电连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5、稳压二极管ZD3和稳压二极管ZD4。
在上述的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中,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稳压二极管ZD2并联后的输出端与手焊信号控制端CON1的第2脚之间具有电容C1、电阻R1、电阻R2以及电容C2,所述的电阻R1、电阻R2并联连接后与电容C1、电容C2串联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中,所述的亚弧焊信号控制端CON2的第2脚和第3脚分别电连接继电控制模块的第4脚和第5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一级控制模块、二级控制模块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电焊机的安全性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通过实际性能测试,性能良好,焊机的输出电流控制满足手弧焊工艺要求,焊接时电弧稳定,不容易出现电弧熄灭或断弧现象,保证了电弧稳定性,此外焊机还有空载过热、过流等保护功能和抗干扰,整个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可靠、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一级控制模块1;二级控制模块2;继电控制模块3。
如图1所示,本焊机VRD防触电保护控制电路,包括手焊信号控制端CON1、亚弧焊信号控制端CON2、一级控制模块1、二级控制模块2以及继电控制模块3,一级控制模块1、二级控制模块2与二级控制模块2电连接,二级控制模块2与继电控制模块3电连接,一级控制模块1经二级控制模块2、继电控制模块3的1脚和2脚后并经第4脚和第5脚与亚弧焊信号控制端CON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罗巴焊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罗巴焊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9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