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底盘伸缩式支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7234.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2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曾维;周湘林;杨泽渊;孔垂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0 | 分类号: | B60S9/10;B60S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13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底盘 伸缩 式支腿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底盘伸缩式支腿结构,包括底盘、与该底盘配合的多个支腿总成,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所述支腿总成伸出状态配合使用的驻锄,所述驻锄固定于地面。支腿总成包括与底盘连接的上固定支腿、与所述上固定支腿配合连接的下固定支腿、与该上固定支腿和下固定支腿滑动配合并通过伸缩油缸驱动的活动支腿。能够增大车辆与地面配合的牢固度,增大车辆阻力,防止车辆救援时后退;方便对伸缩油缸进行检查和维修;能够对伸缩油缸起到保护作用,能够防止驻锄从地面退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底盘伸缩式支腿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战场应急救援,救援车用于将陷入泥潭或凹坑、出现技术故障的装备快速安全的撤离现场,送达到维修点进行换件修理;也可以在维修时进行辅助吊装。救援车在作业时,需要对装备进行拖救,对于大型装备,由于设备本身质量较大,在救援过程中需要救援车有足够大的阻力来保持稳定状。为防止救援车在拖救的过程中后退,救援车一般设有伸缩支腿,如CN202320247U公开的一种“车辆底盘三点支撑装置”,包括下架总成,下架总成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第一支座,在第一支座前方且下架总成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外端向下倾斜且两者相互平行,第一支座与驻锄总成的固定支腿铰接,第二支座与驻锄总成的摆动油缸的一端铰接,摆动油缸的另一端与固定支腿铰接且位于驻锄总成的中部,驻锄总成的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通过第一伸缩油缸连接,后支撑总成通过第二伸缩油缸固设在下架总成的中部并位于第一支座的后方;其通过第一伸缩油缸和摆动油缸驱动两个驻锄总成、通过第二伸缩油缸驱动后支撑总成,实现三点支撑。但是这种支撑方式的对大型设备的拖救时所需的力还是不够,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底盘伸缩式支腿结构,其能够增大车辆与地面配合的牢固度,增大车辆阻力,防止车辆救援时后退;方便对伸缩油缸进行检查和维修;能够对伸缩油缸起到保护作用,能够防止驻锄从地面退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底盘伸缩式支腿结构,包括底盘、与该底盘配合的多个支腿总成,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所述支腿总成伸出状态配合使用的驻锄,所述驻锄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所述支腿总成包括与底盘连接的上固定支腿、与所述上固定支腿配合连接的下固定支腿、与该上固定支腿和下固定支腿滑动配合并通过伸缩油缸驱动的活动支腿,所述驻锄与所述活动支腿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支腿的下端部设有锁钩,所述活动支腿的下端部设有定位锁,所述定位锁与所述锁钩卡接配合或者与所述驻锄的上部配合。
进一步,所述活动支腿的下端部连接有支撑部,该支撑部上设有与驻锄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驻锄的下部通过该通孔与地面固定、上部通过与所述定位锁配合限位。
进一步,所述伸缩油缸的缸筒上端通过上转轴与所述上固定支腿铰接,所述伸缩油缸的活塞下端通过下转轴与所述活动支腿铰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锁包括与所述活动支腿的下端部相连并相隔一定的间距的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所述左固定部的左端为旋转配合面、中部设有左小右大的阶梯通孔,所述右固定部的左部设有与所述阶梯通孔同轴并对应的锁舌避让孔;所述定位锁还包括右端与所述左固定部的旋转配合面相适配的转动部、左端穿过所述左固定部的阶梯通孔与转动部配合连接的转动轴、与该转动轴的右部配合的弹簧、左端与所述转动轴的右端相连的锁舌,所述锁舌的右端与所述右固定部的锁舌避让孔对应或者配合。
进一步,所述驻锄呈钉状,其外表面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长条形翼板,每个翼板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锁的锁舌与该定位孔配合。
进一步,所述定位锁的转动部上设有转动把手。
进一步,所述翼板为三个,且均布在驻锄的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活动支腿的支撑部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撬板。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