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3710.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04 | 分类号: | F16D65/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部 盘形转子 制动模块 衬块 切口部 两侧延伸 切线方向 外侧延伸 支承构件 抵接 嵌合 托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模块。在制动模块中,衬块支承构件具有从固定于托架的部分向盘形转子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从第一延伸部的规定部分沿盘形转子切线方向向两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在内衬块,与第二延伸部对应的形状的切口部设置成在内衬块与旋转中的盘形转子抵接时第二延伸部与切口部嵌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模块。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车辆用的制动模块,具备:构成为能够绕轴线旋转的盘形转子;相对于与轴线平行的轴线方向而与盘形转子相对设置的衬块;用于按压衬块而使衬块与盘形转子抵接的活塞。在日本特开2011-241951记载了一种制动模块,衬块经由支承轴在转子轴方向上能够移动地支承于制动钳,支承轴包括:一体地设置于制动钳,在各制动衬片的转子径向内侧且转子周向中央部以两个部位与设于各衬板的V字状的内周侧转矩承受面卡合的单一的内周支承轴;一体地设置于制动钳,在各制动衬片的转子径向外侧且转子周向中间部以一个部位与设于各衬板的外周侧转矩承受面卡合的外周支承轴。
发明内容
日本特开2011-241951记载了如下情况: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制动模块,制动时的衬块的行为稳定,能够抑制与制动时的衬块的不稳定行为相伴的制动噪声的发生。然而,在日本特开2011-241951记载的制动模块中,用于保持衬块的部件个数多,在轻量化的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在日本特开2011-241951记载的制动模块中,在衬块发生偏磨损等时,存在使衬块与旋转中的盘形转子抵接时的衬块的行为无法充分稳定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部件个数增加,就能够使衬块与旋转中的盘形转子抵接时的衬块的行为稳定而提高噪声振动性能的制动模块。
本发明的形态提供一种制动模块。制动模块具备:盘形转子,能够绕轴线旋转;衬块,在所述盘形转子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盘形转子对向地配置,构成为在与所述盘形转子相接时发挥制动力;活塞,构成为按压所述衬块而使所述衬块抵接于所述盘形转子;托架,将所述活塞支承为能够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移动;及衬块支承构件,构成为以在使所述衬块抵接于旋转中的所述盘形转子时所述衬块不会发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衬块。所述衬块支承构件具有:第一延伸部,从固定于所述托架的部分向盘形转子径向外侧延伸;和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规定部分沿盘形转子切线方向向两侧延伸。所述衬块具有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对应的形状的切口部,所述制动模块构成为在使所述衬块抵接于旋转中的所述盘形转子抵接时,所述第二延伸部嵌合于所述切口部。
衬块支承构件具有从固定于托架的部分向盘形转子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从第一延伸部的规定部分沿盘形转子切线方向向两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而且,在衬块形成有与第二延伸部对应的形状的切口部。在盘形转子正转或反转时如果使衬块与盘形转子抵接,则朝向盘形转子切线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力、或者朝向盘形转子径向的外侧或内侧的力作用于衬块。在使衬块与旋转中的盘形转子抵接时,通过使衬块支承构件的第二延伸部与衬块的切口部嵌合,能够承受上述的作用于衬块的各个力,因此能够抑制衬块的旋转。由此,使衬块与旋转中的盘形转子抵接时的衬块的行为稳定,因此能够提高噪声振动性能。仅通过使第一延伸部从固定于托架的部分延伸并使第二延伸部从第一延伸部延伸即可,因此可以不使部件个数增加。
此外,在上述形态中,所述制动模块可以具备插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盘形转子径向外侧的外侧端面与所述切口部的一侧面之间的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可以构成为,以使所述切口部的另一侧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盘形转子径向内侧的内侧端面的方式对所述衬块向盘形转子径向外侧施力。
施力构件插入于第二延伸部的盘形转子径向外侧的外侧端面与切口部的一侧面(切口部的与该外侧端面相对的面)之间,对衬块向盘形转子径向外侧施力。通过该施力构件,能够使切口部的另一侧面(切口部中的与该内侧端面相对的面)与第二延伸部的盘形转子径向内侧的内侧端面始终抵接。由此,能够使衬块与旋转中的盘形转子抵接时的衬块的行为更加稳定而进一步提高噪声振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3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智能冲压机的刹车装置
- 下一篇:汽车刹车盘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