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1343.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戢小梅;陈法志;李秀丽;陈镇;陈志伟;翟金华;王燕;邓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5/00 | 分类号: | C1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强红刚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牡丹 氧化 稳定性 天然 抗氧化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及方法,其中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包含牡丹多酚、甘草酸、鼠尾草酸及增效剂维生素C。在冷榨牡丹籽油中添加上述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以冷榨牡丹籽油为基准,各组分的添加量分别不低于0.1mg/g。与现有牡丹籽油的抗氧化剂相比,本发明使得冷榨牡丹籽油在常温条件下可以长期贮存而不被氧化,有效提高了冷榨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和延长了牡丹籽油的货架期,同时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得以长期保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于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 DC.)植物,是世界著名花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一直以来因其极具观赏和药用价值而被人们熟知。近年来研究发现牡丹籽仁中含油率较高,在22%以上,有些品种含油率可达37%,高于油橄榄(含油率20%)和国产大豆(含油率18%)。牡丹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木本油料作物,并列入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国家规划,计划到2025年发展种植牡丹1137万亩,用以缓解我国植物油脂产业面临的危机。
牡丹籽油营养丰富,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PONY检测,牡丹籽油属于少有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的资源,其中a-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18:3)含量为42%,是橄榄油的70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活性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具有调节血脂、预防梗塞、降血压和抑制过敏反应等功效。此外,牡丹籽油还含有皂甙、丹皮酚、岩藻甾醇、多糖、角鲨烯等营养物质,属于高档食用油。
然而,牡丹籽油因其不饱和度高,在受到温度、光照、氧、金属离子、自由基及微生物等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光敏氧化和自氧化,导致储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中易氧化酸败,使其营养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会产生酸败的气味,直接影响牡丹籽油的质量和储存期限,极大的阻碍了牡丹籽油产业的推广、综合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提高牡丹籽油在存贮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是保障其产业化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阻止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的有效方法是添加抗氧化剂,人工合成的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d,BHA)、丁羟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等抗氧化剂虽效果较好,如,BHT能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自由基(ROO·)转化为氢过氧化物(ROOH)(Marteau et al.,2013)。然而,由于安全问题的增加,使用合成抗氧化剂的争议越来越大,许多欧亚国家已相继采取立法的形式来限制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用天然抗氧化剂取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举措被强有力推动。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通过延长氧化诱导期来降低氧化速率。天然抗氧化剂是当前油脂抗氧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已在核桃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常用食用油脂上得到应用,但在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方面统研究较少,系统性研究缺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型面精密测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使碳纤维着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