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浇铸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0363.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黄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陈氏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浇铸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合金浇铸工艺,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铜合金浇铸工艺流道较长且材料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铜合金浇铸工艺,包括步骤一,混合覆膜砂:取覆膜砂加入树脂以及乌洛托品混合均匀;步骤二,制造砂壳:将步骤一中加热后的覆膜砂通过射芯机往砂箱射入覆膜砂形成砂壳一以及砂壳二;步骤三,制造沙芯:将步骤一中加热后的覆膜砂通过射芯机往砂箱射入覆膜砂形成砂芯;步骤四,装配砂芯以及砂壳:步骤五,浇铸:将步骤四制成的砂壳竖直放置,将铜水经浇铸口导入砂壳的型腔内;步骤六,取铸件、冷却:将步骤五后的砂壳内的铸件取出,冷却18至25分钟。本铜合金浇铸工艺具有材料的利用率较高且成品率较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浇铸工艺,特别是一种 铜合金浇铸工艺。
背景技术
覆膜砂适合用于生产复杂精密,要求较高的各种铸件,如阀 体、水龙头以及水表壳等,覆膜砂可有效消除铸造过程中的变形, 热裂等各种铸造缺陷,并且制备的铸件表面更加光洁,尺寸更加 准确,可缩短生产周期,节约金属原料,降低生产成本,且生产 过程中易采用自动化,减少人工的使用,覆膜砂工艺尤其适合各 种中小型铸件的大批量生产制造。
壳型铸造是利用覆膜砂工艺而衍生的一种新型的铸造工艺,具 体而言是使用酚醛树脂覆膜砂,而非普通砂型,在180—280度的模 板上形成合适厚度的薄壳,通常情况下,薄壳的厚度为6~12ram, 之后将薄壳进行加温固化,使薄壳达到所需要的刚度和强度,然后 利用薄壳构成造型腔,进而生产各种铸件。壳型铸造工艺效果优异, 铸造的铸件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后续大大减少了机械 加工的工作量。但普通的壳型铸造采用水平浇铸,其流道较长,材 料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材料的利用率较高且成品率较高的铜合金浇铸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铜合金浇铸工艺, 其特征在于,本浇铸工艺由如下步骤组成:
步骤一,混合覆膜砂:取覆膜砂加入树脂以及乌洛托品混合均 匀,并放置在加热炉内保持10分至25分钟;
步骤二,制造砂壳:将步骤一中加热后的覆膜砂通过射芯机往 砂箱射入覆膜砂形成砂壳一以及砂壳二;
步骤三,制造沙芯:将步骤一中加热后的覆膜砂通过射芯机往 砂箱射入覆膜砂形成砂芯;
步骤四,装配砂芯以及砂壳:将砂芯放置在砂壳一与砂壳二的 型腔内并将砂壳一与砂壳二扣合形成具有浇铸口的砂壳;
步骤五,浇铸:将步骤四制成的砂壳竖直放置并使浇铸口朝 上设置,将融化了的铜水经浇铸口导入砂壳的型腔内;
步骤六,取铸件、冷却:将步骤五后的砂壳内的铸件取出, 冷却18至25分钟。
在混合覆膜砂时,将树脂以及乌洛托品混合均匀并放在加热 炉内保持10分至25分钟,使覆膜砂以及树脂乌洛托品能够充分 粘合;通过射芯机制作砂壳一、砂壳二以及砂芯,具有制造较为 方便且制造效率较高的优点;将融化后的铜水倒入到竖直放置的 砂壳浇铸口并注满砂壳的型腔,使浇铸的流道较短,提高了材料 利用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再将 砂壳内的铸件取出冷却,采用本铜合金浇铸工艺具有流道较短, 使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并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在上述的铜合金浇铸工艺中,步骤一中加热炉的炉内温度保 持在70℃-90℃。加热炉的炉内温度保持在70℃-90℃,能够使覆 膜砂与树脂以及乌洛托品更好的粘合,使采用混合后的覆膜砂制 呈的砂壳一、砂壳二以及砂芯具有较好的强度,提高了铸件的制 造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陈氏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陈氏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