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射频识别标签定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4004.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晖;张建锋;刘玉辉;张小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1/02 | 分类号: | G01S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射频 识别 标签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射频识别标签的定位方法,首先选取与实用相同的贴有标签的货物,进行校准,按照使用规范码垛,测量标签在各个码垛位置的应答射频特征;这些应答射频特征代表了各个标签码垛位置到阅读器和测量仪器天线的信道特征;由于标签位置不同,信道特征必然不同,这些信道特征就带有标签位置的独特信息;信道特征是依据应答射频特征归一化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参考可以采用应答射频特征统计值或者货物码垛特定位置的参考标签应答射频特征;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货物码垛规范不变,测量装置与码垛相对位置不变,采集码垛货物中各个标签的全部或部分应答射频特征,与信道特征比对,从而确定各个识读到标签的位置。本发明通过信道特征定位,测量精度高,特征值信息量大,可实用性更强,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测量技术领域中的物联网测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被动射频识别标签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被动射频识别标签通过改变自身反射系数调制反射阅读器的载波发出对指令的响应。对于利用射频识别标签对贴标货物定位,是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室内和大量货物堆放的场景下尚无有效方法。在这些应用中有一部分货物相对射频特征固定,比如在同种货物码垛盘点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贴有电子标签电表出入库、军事装备出入库盘点等应用场景比较常见。
本发明在这种标签型号、货物码垛相对固定的场景,采用标签开启功率和被动复反射系数频响曲线找出阅读器到各个标签及各个标签到达监测天线的信道特征,从而定位,可以迅速知道哪些位置标签没有读取成功,或者读取效果不理想。这个方法对于提高物流效率,优化现场部署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射频识别标签的定位方法,本发明基于测量被动射频识别标签开启功率和反射信号的反射幅度和相位及其在不同频率的特征(简称复反射特征),与参考场景下不同位置标签的开启功率和复反射特征(简称应答射频特征)比对,达到定位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被动射频识别标签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由定位装置实现,所述定位装置由阅读器、若干个射频识别标签、货物和监测仪组成,货物可以码垛在货盘或者相应承载工具之上,所述货盘上固定位置或者和码垛相对位置固定的地方贴装货物标签,以提供信道参考;阅读器与若干个射频识别标签分别进行无线电应答,监测仪接收阅读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同时监测仪接收货物标签反射的无线电波,分析货物标签反射波的复反射特性和信道特性;监测仪由接收天线、射频接收前端、中频处理器和计算机依次连接而成,接收天线从空中接收射频识别应答信号,传输到射频接收前端;射频接收前端通过放大、滤波和变频等处理将射频变为频率、幅度适当可数字化的中频(包括零中频)模拟信号;中频模拟信号传输给中频处理器进行数字化和通道化处理,然后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实现分析、存储和显示等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选取与实用相同的贴有标签的货物,进行校准,按照使用规范码垛,测量标签在各个码垛位置的应答射频特征;这些应答射频特征代表了各个标签码垛位置到阅读器和测量仪器天线的信道特征;由于标签位置不同,信道特征必然不同,这些信道特征就带有标签位置的独特信息;信道特征是依据应答射频特征归一化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参考可以采用应答射频特征统计值或者货物码垛特定位置的参考标签应答射频特征;之后,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货物码垛规范不变,测量装置与码垛相对位置不变,采集码垛货物中各个标签的全部或部分应答射频特征,与信道特征比对,从而确定各个识读到标签的位置。
本发明中,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为1个到10000个。
本发明中,所述计算机采用嵌入式或外置式计算机。
本发明中,所述阅读器和监测仪可以合并为一台仪器,同时完成射频识别应答、开启功率测量和信号监测的功能。
本发明中,所述校准过程具体为:校准过程针对每个特定应用场景单独进行;按照待测试的应用标签贴装和货物码垛规范,在待测场景中,将已知识别号的标签贴装在样本货物上,并码垛好,记录每个标签的码垛位置;通过阅读器与检测仪或者应答测量监测仪测量每个标签的开启功率和复反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