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甲醛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4864.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涛;石莹莹;熊清平;周伟;王思瑜;尚珂含;周鑫宇;朱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42 | 分类号: | B01J23/42;B01J23/52;B01J23/50;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甲醛 凹凸 黏土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去除甲醛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复合载体、贵金属组分和活性金属组分,所述复合载体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所制成:凹凸棒石黏土30-45份、金属氧化物25-35份、聚丙烯酸丁酯8-15份、甲基纤维素3-8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5-10份、邻苯二甲酸5-10份;所述贵金属组分加入量按贵金属元素质量计占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0.0005-0.001%,所述活性金属组分加入量按活性金属元素质量计占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0.0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石黏土35-40份、金属氧化物30-35份、聚丙烯酸丁酯10-12份、甲基纤维素5-6份、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8份、邻苯二甲酸6-8份;所述贵金属组分按贵金属元素质量计占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0.0006-0.0008%,所述活性金属组分按活性金属元素质量计占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0.015-0.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孔性无机氧化物载体二氧化钛、二氧化锆、二氧化铈、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锡、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镧、氧化镁、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为铂、金、银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金属为碱金属钠、钾中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载体原料中还包括二异辛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辛胺加入质量占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2-4%。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将聚丙烯酸丁酯溶于无水乙醇,35-40℃条件下搅拌溶解,加入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然后缓慢加入甲基纤维素反应15-20h后干燥浓缩得到反应物A,再将凹凸棒石黏土和反应物A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匀,超声20-30min得到混合物A;
(2)向混合物A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的粉末和邻苯二甲酸,超声10-15min,得到混合物B;
(3)将混合物B干燥后,在空气条件下,于马弗炉 500-600℃焙烧 2-3h,自然冷却得到复合载体;
(4)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载体浸渍于贵金属和活性金属的可溶化合物水溶液中,充分搅拌,干燥后,在空气条件下,于马弗炉 400-700℃焙烧 1-4h,自然冷却后研磨得到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加入金属氧化物的粉末、邻苯二甲酸超声10-15min后再加入二异辛胺继续超声15-10min。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催化剂在去除空气和污水中甲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8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