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过热蒸汽的蓄热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3977.5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1/00 | 分类号: | F22G1/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过热 蒸汽 蓄热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生过热蒸汽的蓄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蓄热器是一种以水为蓄热介质的储蓄蒸汽的压力容器,一般为卧式圆筒体、内装软化后的水。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主要用于调节在一定的用汽周期内供汽量和用汽量之间的平衡以及储存多余蒸汽,蓄热器中的水既是蒸汽和水进行热交换的介质,又是蓄存热能的载体,当用汽负荷下降时,锅炉产生的多余蒸汽以热能形式通过充热装置充入水中贮存,使蓄热器内水压力、温度上升,形成一定压力下的饱和水(充热过程),当用汽负荷上升、锅炉供汽不足时,随着压力下降,蓄热器内饱和水成为过热水而产生自蒸发,向用户供汽(放热过程),通过蓄热器对热能的吞吐作用,使供热系统平稳运行,从而可使锅炉在满负荷或某一稳定负荷下平稳运行。
在蒸汽蓄热器放热过程中,蓄热器内的过热水蒸发产生的是饱和蒸汽,而许多蒸汽用户,如发电、钢厂精炼真空系统等需要的是过热蒸汽,为了使饱和蒸汽过热,通常采用燃气、烟气或电等外部热源加热饱和蒸汽的方式来实现,这些蒸汽过热装置前期投资较大,而且需要额外耗费大量的外部能源,运行成本较高且系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生过热蒸汽的蓄热器系统,该蓄热系统在不需要外部热源加热的情况下实现蓄热器出口饱和蒸汽的过热,并可自动控制蒸汽的过热度,适用于供汽源周期供汽或用户负荷波动较大且用户需求过热蒸汽的场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产生过热蒸汽的蓄热器系统,包括高压蓄热器、低压蓄热器和饱和蒸汽过热器,高压蓄热器上设有第一蒸汽进气口和第一出水口,低压蓄热器上设有第二蒸汽进气口、第一蒸汽出气口和第一进水口,蒸汽过热器上设有第三蒸汽进气口、第二进水口、第二蒸汽出气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通过带循环泵的水管连接,第一蒸汽出气口和第三蒸汽进气口通过带压力调节阀的蒸汽管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第一进水口,第一蒸汽进气口、第二蒸汽进气口通过蒸汽管分别连接至高温高压蒸汽源,第二蒸汽出气口通过蒸汽管连接至过热蒸汽用户。
进一步地,低压蓄热器为一个或多个,当低压蓄热器为多个时,所有低压蓄热器的第一蒸汽出气口并联至第三蒸汽进气口,所有低压蓄热器的第二蒸汽进气口并联至高温高压蒸汽源,至少一个低压蓄热器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循环泵通过变频电机控制转速。
进一步地,高压蓄热器和低压蓄热器均为变压式蓄热器。
进一步地,蒸汽过热器为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热管换热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蓄热系统在不需要外部热源加热的情况下实现蓄热器出口饱和蒸汽的过热,并可自动控制蒸汽的过热度,适用于供汽源周期供汽或用户负荷波动较大且用户需求过热蒸汽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蓄热器;2-低压蓄热器;3-饱和蒸汽过热器;4-循环泵;5-压力调节阀;11-第一蒸汽进气口;12-第一出水口;21-第二蒸汽进气口;22-第一蒸汽出气口;23-第一进水口;31-第三蒸汽进气口;32-第二进水口;33-第二蒸汽出气口;34-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产生过热蒸汽的蓄热器系统,包括高压蓄热器1、低压蓄热器2和饱和蒸汽过热器3,高压蓄热器1上设有第一蒸汽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低压蓄热器2上设有第二蒸汽进气口21、第一蒸汽出气口22和第一进水口23,蒸汽过热器3上设有第三蒸汽进气口31、第二进水口32、第二蒸汽出气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进水口32通过带循环泵4的水管连接,第一蒸汽出气口22和第三蒸汽进气口31通过带压力调节阀5的蒸汽管连接,第二出水口34通过水管连接至第一进水口23,第一蒸汽进气口11、第二蒸汽进气口21通过蒸汽管分别连接至高温高压蒸汽源,第二蒸汽出气口33通过蒸汽管连接至过热蒸汽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给水系统
- 下一篇:降低粉尘污染的燃煤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