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摩擦式自动开袋夹袋送袋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1989.6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华;杨俊;陈鸣;唐敦兵;李习军;王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B43/26 | 分类号: | B65B43/26;B65B4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摩擦 自动 开袋夹袋送袋 机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摩擦式自动开袋夹袋送袋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它包括前端夹紧装置、上压板、下压板、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后端夹紧装置、电动推杆锁紧装置和弹性摩擦片;工作时,机构通过部件之间的相对错动所提供的摩擦力实现编织袋封口的开启,同时通过前后端夹紧装置实现对开启后编织袋的定位。本发明摆脱了气动开袋装置对于外部气源的依赖,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同时实现编织袋的开袋、夹袋、送袋功能,具有集成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械摩擦式自动开袋夹袋送袋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粉料、颗粒料包装行业,尤其是对饲料、化肥等低端粉料、颗粒料产品的包装,尼龙材质编织袋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而编织袋往往在使用之处存在开口封闭的问题。为满足工厂对设备自动化包装的要求,各种编织袋开袋、夹袋、送袋装置应运而生,在自动包装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高效编织袋开袋、夹袋、送袋装置设计往往彼此独立,结构分散,导致整体包装机械体积较大,同时为了实现编织袋上下层结构的分离,多采用气动吸附结构,这就需要为包装机械配套辅助气动装置,不仅影响结构内部设计布局,而且极大增加了机械设计成本,限制了设备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存在较大的生产噪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气动辅助吸附形式的编织袋开袋夹袋送袋机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摩擦式自动开袋夹袋送袋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摩擦式自动开袋夹袋送袋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它包括前端夹紧装置、上压板、下压板、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后端夹紧装置、电动推杆锁紧装置和弹性摩擦片,前端夹紧装置与下压板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紧密贴合且在齿轮齿条传动装置的作用下产生相对错动,上压板与下压板上部均布置有一组电动推杆锁紧装置,电动推杆锁紧装置与后端夹紧装置连接,后端夹紧装置上布置有弹性摩擦片。
进一步地,前端夹紧装置分为左前端夹紧装置和右前端夹紧装置,左前端夹紧装置和右前端夹紧装置均通过前端转动轴左右对称连接在下压板上,左前端夹紧装置和右前端夹紧装置内部均布置有被动磁性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主驱动齿轮带动上下布置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运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传动齿条沿轴向运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传动齿条沿轴向运动;
第一传动齿条安装在上压板外侧,第二传动齿条安装在下压板外侧。
进一步地,后端夹紧装置分为上部后端夹紧装置和下部后端夹紧装置,上部后端夹紧装置和下部后端夹紧装置的相对位置上布置有弹性摩擦片,上部后端夹紧装置和下部后端夹紧装置的连接处布置有后端转动轴。
进一步地,电动推杆锁紧装置包括滑动基座、活塞和压杆,活塞沿滑动基座轴向移动,活塞与压杆连接,压杆带动后端夹紧装置绕其后端转动轴转动。
一种机械摩擦式自动开袋夹袋送袋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编织袋由传送机构送至后端夹紧装置位置,电动推杆锁紧装置工作,活塞带动压杆运动,并分别带动上部后端夹紧装置和下部后端夹紧装置相对运动,实现对编织袋的夹紧;
步骤二,电动推杆锁紧装置保持锁紧状态,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工作,主驱动齿轮分别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沿不同方向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一步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运动,使上压板和下压板产生相对错动,编织袋上下层封口在弹性摩擦片约束下开启;
步骤三,编织袋上下层封口开启后,控制下压板上主动磁性连接装置的继电器通电,使其带有磁性,在与布置在前端夹紧装置上的被动磁性连接装置相互作用下闭合,实现对编织袋一层的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1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