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成型模具自动转运及上下料装置、3D盖板玻璃高效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2466.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万玉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顾祥安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成型 模具 自动 转运 上下 装置 盖板 玻璃 高效 加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高温成型模具自动转运及上下料装置、3D盖板玻璃高效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高温成型模具自动转运及上下料装置,包括成型模具输送机构,用于将温度不低于100℃的成型模具从加工设备的出料端移送到卸料上料工位以及从卸料上料工位移送到加工设备的入料端;卸料上料工位包括上模移动装置,用于升降成型模具的上模来控制开模合模;取片置片装置,用于将成型件从成型模具的下模中取出,并从待加工件放置区取件置于下模上。本方案不需要人工操作,能够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良率,输出的成型模具没有温度限制,可以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输出,能够减少冷却时间,同时减少在预热所花费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加工速率和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板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是高温成型模具自动转运及上下料装置、3D盖板玻璃高效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信号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金属外壳屏蔽信号的缺点趋于明显。
玻璃作为手机外壳具有新颖的外观、舒适的手感、良好的可塑性等众多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塑料外壳和金属外壳。
最新的创新之一是通过弯曲玻璃的边缘或中心来获得三维结构形状,即通过在加热的同时并向盖板玻璃的四周施加压力,来使现有二维平面状态下的盖板玻璃弯曲成3维形状。
现有的用于3D手机盖板玻璃成型的热弯机在加工时,基本上由人工进行上料和下料,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受影响,同时,人工上料下料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影响到整个设备的加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由于采用人工进行下料,因此,成型模具再从热弯机中移出时,其温度需要降低到人体皮肤耐受温度至下,通常为室温,这就导致了冷却时间的延长,同时在进行后续加工时,又需要将成型模具从室温加热至玻璃软化点温度,这就造成了加热时间的延长,不仅降低了加工效率,增加了加工时间,也增加了设备的能耗。
另一方面,现有的用于3D手机盖板玻璃成型工艺的加热方法主要有电阻棒加热和电磁感应加热。
电阻棒加热成型工艺,即通过电阻加热管加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间接加热成型模具使玻璃软化,但是电阻加热缓慢,成型模具通过每个工位后带走的热量损失,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温度补偿,且加热的最高温度受到了限制。
电磁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使模具内部产生电流,依靠涡流的能量加热成型模具,其优点是能够在数秒内使成型模具达到玻璃软化点的温度,其缺点是由于电磁的特性,成型模具靠近线圈侧温度高,远离线圈远侧温度低,导致成型模具的热均匀性非常差,从而导致盖板玻璃的热均匀性很差,致使最终压制成型的3D盖板玻璃良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高温成型模具自动转运及上下料装置、3D盖板玻璃高效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温成型模具自动转运及上下料装置,包括
成型模具输送机构,用于将温度不低于100℃的成型模具从加工设备的出料端移送到卸料上料工位以及从卸料上料工位移送到加工设备的入料端;
卸料上料工位包括
上模移动装置,用于升降成型模具的上模来控制成型模具的开模合模;
取片置片装置,用于在开模状态下将成型件从成型模具的下模中取出置于成品放置区,并从待加工件放置区取件置于下模上。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输送机构及上模移动装置与成型模具接触的区域为保温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输送机构、卸料上料工位位于隔热保温环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万玉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万玉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