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0902.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梦琦;钱新明;侯龙飞;袁宏永;宫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燃气管道 可燃气体监测 泄漏 定位方法及系统 可燃气体 实时监测 地下空间 预设 城市安全 快速锁定 燃气安全 燃气泄漏 位置确定 算法 溯源 燃气 估算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地下燃气管道相邻的地下空间中布置的可燃气体监测仪的实时监测结果,确定可燃气体的气体浓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S2、基于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以及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对应监测的可燃气体的气体浓度值,采用预设的燃气溯源算法,估算发生泄漏的地下燃气管道范围。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地下燃气管道相邻的地下空间中布置可燃气体监测仪,从而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再根据浓度和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确定燃气泄漏区域,实现了实时监测燃气安全和快速锁定泄漏区域,保障了城市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安全监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下燃气管网安全事故呈现高发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在2011—2014年间,全国燃气事故每年平均在800起以上,这些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城市燃气管道的泄漏监测以人工巡检方式为主,由技术人员携带可燃性气体监测仪、激光甲烷监测仪等监测仪器对管道进行泄漏监测和定位。
现有技术采用的人工巡检方式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对每一条管道进行逐一排查,并且不能实时监测管道状况,当发生燃气泄漏时无法快速锁定泄漏区域,给城市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根据地下燃气管道相邻的地下空间中布置的可燃气体监测仪的实时监测结果,确定可燃气体的气体浓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
S2、基于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以及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对应监测的可燃气体的气体浓度值,采用预设的燃气溯源算法,估算发生泄漏的地下燃气管道范围。
其中,所述地下燃气管道相邻的地下空间包括燃气井、电力井、污水井以及电信井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步骤S1具体包括:
获取所有地下燃气管道相邻的地下空间中布置的可燃气体监测仪发送的实时监测结果;
若其中任一可燃气体监测仪在任一时刻的监测结果大于预设阈值,则产生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包括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告警时刻以及所述告警时刻对应的可燃气体的气体浓度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产生所述告警信息后,提高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的实时监测频率。
其中,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连入物联网。
其中,步骤S2包括:
S21、基于所述告警信息中的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所处的所述地下空间,确定此时燃气泄漏方式;
S22、基于所述燃气泄漏方式,确定述燃气泄漏方式对应的燃气扩散模型;
S23、基于确定的所述燃气扩散模型和所述可燃气体的气体浓度值,采用所述燃气扩散模型对应的燃气溯源算法,估算发生泄漏的地下燃气管道范围。
其中,步骤S21具体包括:
若所述告警信息中的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所处的所述地下空间为所述燃气井内,则确定此时燃气泄漏方式为燃气阀门泄漏,或
若所述告警信息中的可燃气体监测仪位置所处的所述地下空间为所述污水井或所述电力井内,则确定此时燃气泄漏方式为埋地燃气管道泄漏。
其中,步骤S23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