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轨迹与行驶路径的融合压缩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792.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胜敏;韩兴广;杨珍珍;夏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轨迹 行驶 路径 融合 压缩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轨迹与行驶路径的融合压缩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行驶路径的端点插入到GPS序列中;对所述GPS序列进行差分压缩。所述将行驶路径的端点插入到GPS序列中包括:将行驶路径的端点插入到GPS序列中与所述端点紧邻的两个GPS点之间,得到新GPS序列,并记录插入端点在新GPS序列中的下标值。本发明通过将GPS离线数据与行驶路径数据一体表达和存储,取得了比独立压缩存储更好的压缩效果,在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移动位置数据轨迹和行驶路径的表达和压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位置终端的普及,涌现出大量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例如手机地图、手机导航、共享出行等。在LBS服务提供的过程中,服务提供商采集了大量的高频GPS、北斗等定位轨迹数据,目前主流的定位频率在1~5秒钟。近年来兴起的“空间智能”、“空间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发现”等新概念,即是围绕海量移动位置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实现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因此,移动位置数据成为LBS服务提供商最重要的数据资产,但其时时刻刻在产生,如何能够进行有效地组织、存储海量的数据,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移动位置数据是时变的、离散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取其空间语义信息,往往需要先将其基于Map Matching操作映射到路网上,形成移动实体的行驶路径。
图1是当前智能交通领域对移动位置数据常规处理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实时GPS数据流通过Map Matching引擎计算,生成移动实体的行驶路径;同时,实时GPS数据流经过存储引擎后,生成离线的GPS数据。
一般而言,Map Matching操作是一个具有一定技术难度且计算量较大的过程,因此,在存储离线GPS数据的同时,移动实体的行驶路径数据也会进行存储,以避免重复MapMatching计算过程。
如图1所示,传统的方法移动实体的GPS数据和行驶路径数据是独立存储的。设移动位置主体在某一时段内采集的位置数据定义为:
其中,唯一标识了一个移动位置实体,N是其在时段内采集的移动位置个数;移动位置数据由N个位置点构成,每个位置点采集的属性包括时刻和位置坐标其中1≤j≤N。
设经过Map Matching操作后生成的行驶路径为表示由路网中拓扑相连的M条路段构成。
其中是行驶路径中的按照拓扑排序的一条路段,和是移动实体进出的时刻。
由于所以的表达可以简化为:
传统的方法将GPS离线数据与行驶路径独立存储,存在如下问题:
(1)在使用时,要分别提取GPS离线数据和行驶路径数据,并基于车辆实体ID进行关联,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2)在路网的辅助下,GPS数据与行驶路径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表达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性,压缩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GPS离线数据和行驶路径都要存储时间信息,但在高频数据的背景下,车辆进出行驶路径的时间必然相关于某一时刻的GPS数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以GPS数据存储为主体,并在GPS存储的过程中掺入行驶路径的信息,并进行一体化表达和压缩。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轨迹与行驶路径的融合压缩方法,包括:
将行驶路径的端点插入到GPS序列中;
对所述GPS序列进行差分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掌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