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液体燃料悬浮焙烧粉状活性石灰的焙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7584.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张瑞武;岳坤;王群红;娄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0 | 分类号: | C04B2/10;C04B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液体燃料 悬浮 焙烧 粉状 活性 石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石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液体燃料悬浮焙烧粉状活性石灰的焙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采用液态燃料生产活性石灰方法主要有:麦尔兹窑,梁式窑和双膛窑。使用的石灰石原料主要是大于20mm以上的块状石灰石。虽然产品质量相对比较稳定,但是上述窑型也有不足之处:窑型的操作系统较为复杂,并且对操作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同时窑体为正压操作,有跑冒滴漏现象,生产过程中遇到检修就比较困难,或是炉体结构较为复杂,日常维护量较大,还会造成30%以上的石灰石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此外,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各种窑型均无法用于粉状活性石灰的悬浮焙烧,为此,通过对粉状活性石灰焙烧机里的分析研究,结合150~350目粉状石灰石分解过程理化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液体燃料的燃烧特性,现提出一种采用液体燃料悬浮焙烧粉状活性石灰的焙烧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液体燃料悬浮焙烧粉状活性石灰的焙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液体燃料悬浮焙烧粉状活性石灰的焙烧炉,包括焙烧炉本体,所述焙烧炉本体的上端贯通连接有炉体上升烟道,所述炉体上升烟道的外表面连接有温度监测器,所述焙烧炉本体的侧壁下端贯通连接有冷却系统热风管道和下料管道,下料管道弯曲处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堵塞装置,所述冷却系统热风管道与焙烧炉本体的连接处位于下料管道与焙烧炉本体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焙烧炉本体的下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焙烧炉本体的下端开设有检查口除灰口,所述焙烧炉本体的侧壁下端贯穿连接有液体燃烧器,所述液体燃烧器连接有液体燃料管道。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与下料管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顶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第一插杆的一端,第一插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一套筒到达第一套筒的外部并且铰接第三插杆的一端,第三插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三套筒内并且固定连接活塞一侧,活塞的另一侧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第三套筒的内底壁上,所述活塞与第三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筒的外侧壁通过通管贯通连接气囊一侧,气囊的另一侧连接在连接板的下端面,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套筒之间连接有密封布,所述第三套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插杆的一端,第二插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第二套筒内并且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的一侧,第二电磁铁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一电磁铁的一侧,第一电磁铁的另一侧与第二套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下料管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杆活动贯穿下料管道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杆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套筒位于气囊和第二插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表面覆盖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通管与第三套筒连接处位于活塞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采用液体燃料悬浮焙烧粉状活性石灰的焙烧炉结构简单,一方面,该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且适应燃料油等液体燃料燃烧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向进入焙烧炉本体内的物料与雾状液体燃料混合均匀,在气流带动下分散充分,达到良好的固液接触状态。焙烧炉本体炉底合理分段缩颈,改变局部压力环境,使生料和气流向上喷腾有力。焙烧炉本体炉顶合理分段缩颈,延长了生料在焙烧炉本体内的滞留时间。以及合理布置液体燃烧器的位置,液体燃烧器主要是将雾化的液体燃料和空气合理配比,使燃料进入焙烧炉本体后尽快充分燃烧,提高炉内热效率。液体燃烧器实现低温焙烧,石灰转化率≥98%,活性度≥350ml;可以实现石灰石资源100%利用;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单套产能可按产品需要和设计值进行自由调控,生产周期短,能耗低,质量稳定,便于实现生产控制自动化;采用低氮、低硫燃烧技术,全面实现环保达标排放。
另一方面,通过接通外部电源,将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互排斥,使第二插杆向第二套筒外移动,从而使第三套筒逆时针旋转,将连接板上的石灰石粉生料抖落下来,防止发生堵塞,并使第三插杆向第三套筒内移动,使气囊膨胀,增加了连接板的晃动,当第二插杆转动到一定程度,第三弹簧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第一插杆会由于第二插杆的转动而向第一套筒内移动,进一步增加了连接板的晃动,能够将连接板上的石灰石粉生料迅速的抖落下来,防止下料管道弯曲处发生堵塞,保证了焙烧工作的高效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7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铁专用磁场成型压机
- 下一篇:相位盘成型用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