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质谱连续在线监测的VUV灯电离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351.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李函蔚;侯可勇;蒋吉春;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 电离源 样品分子 电荷转移反应 连续在线监测 电极 质谱 电离源腔体 紫外光 碰撞发生 平板结构 腔体内部 食品安全 新型电离 医疗诊断 质谱分析 中间圆孔 挡板阀 低气压 电极组 进样管 绝缘环 源装置 真空泵 真空计 出射 四氟 同轴 绝缘 环境监测 平行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质谱分析仪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质谱连续在线监测的VUV灯电离源装置。具体结构包括VUV灯、电离源腔体、挡板阀、真空计和真空泵。电离源腔体内部沿VUV灯出射方向分别有样品分子进样管、电极组、四氟绝缘环组和Skimmer电极,所有电极均为中间圆孔的平板结构,并且平行、同轴、绝缘放置。本电离源装置以低气压电荷转移反应为机理,将VUV灯所产生的紫外光与样品分子碰撞发生电荷转移反应进而对样品分子进行电离。该新型电离源装置技术大大提高了VUV灯连续在线电离较难电离物质的电离效率,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分析仪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质谱连续在线监测的VUV灯电离源装置。该电离源装置以低气压电荷转移反应为机理,具体为样品分子与VUV灯所照射的紫外光发生电荷转移反应从而得到电离。该新型电离源装置技术大大提高了VUV灯连续在线电离较难电离物质的电离效率。该技术在环境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VUV灯电离源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寿命长,谱图简单等优点,适合于复杂样品分析及样品的连续在线监测,过程监控等领域。VUV灯能够用于电离能(IE)低于其光子能量10.6eV的有机物分子发生软电离反应,利用这种单光子电离质谱技术,环境中绝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电离。但是,VUV灯的电离效率与物质的电离能和电离截面相关,对于电离能高于10.0ev以及电离截面较小的化合物,其电离效率会大大减小。
因此,发展一种用于质谱连续在线监测的VUV灯电离源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质谱连续在线监测的VUV灯电离源装置。该电离源装置以低气压电荷转移反应为机理,采用VUV灯点亮照射紫外光,再与样品分子发生电荷转移反应电离,从而实现电离样品分子。该技术在环境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质谱连续在线监测的VUV灯电离源装置,包括VUV灯、密闭的电离源腔体,电离源腔体一侧壁面开有通孔,通孔经挡板阀与真空泵连接,于电离源腔体侧壁面上设有用于测量腔体内真空度的真空计;其特征在于:
于电离源腔体壁面上设有离子出口,于电离源腔体外部靠近离子出口处设有Skimmer电极;
VUV灯的出光口置于电离源腔体内部,VUV灯发出的光依次经电极组、离子出口和Skimmer电极;
电极组由2片或者3片以上中部设有通孔的极片构成;相邻极片间通过绝缘环间隔;由1片或者2片以上四氟绝缘环构成四氟绝缘环组;
样品分子进样管穿过电离源腔体壁面伸入至电离源腔体内;构成四氟绝缘环组的四氟绝缘环为中部设有第一通孔的平板结构,于靠近VUV灯出光口的四氟绝缘环的第一通孔的内壁面上沿径向设有第二通孔,伸入电离源腔体内的样品分子进样管一端插接于第二通孔内,样品分子经样品分子进样管和第二通孔通入第一通孔内。
构成电极组的极片、构成四氟绝缘环组的绝缘环和Skimmer电极均为中部设置有通孔的平板结构,并且它们间均为平行、绝缘、同轴放置;样品分子出口面向电极组的中部通孔区域。
电极组、四氟绝缘环组和Skimmer电极为圆环状或者方环状极片;材料为不锈钢等金属或者表面镀了金属的极片;电极组极片数量为2片或者3片以上;极片孔径为1~50mm。
在电极组、四氟绝缘环组和Skimmer电极上按照从高到低依次施加不同轴向电压并在轴线方向上形成大小为5~500V/cm的传输电场,电场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使非均匀的。
Skimmer电极小孔直径为0.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进气的质谱仪离子源
- 下一篇:一种高动态范围MCP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