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6618.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景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艾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温度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参数之一,由于温度的测量 和控制效果常常与生产效率、生产安全、能源管理等各项技术 经济指标息息相关。随着温度测量控制器在工业环境大范围使 用,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温度控制算法作为温度测量控制器的核心技术受到了广大学 者的高度关注,由于传统的单一PID(比例(proportion)、积 分(integral)、导数(derivative))算法已经无法满足控制需求, 因此各种参数自整定PID算法孕育而生。基于模型参数辨识 的自整定PID算法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参数整定 效果严重依赖于系统模型且易受环境变化干扰,难以达到较高 的控制精度。基于模糊算法的自整定PID在工程实用中,PID 初值对其控制性能影响较大,模糊规则、量化因子对其参数整 定效果也有一定的制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所述 温度控制方法实现了工业环境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具有更好的 控制效果。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 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控制系统模型G(s)用带干扰 和参数不确定的一阶惯性滞后环节描述,定义e、e&分别为温 度设定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2)采用继电反 馈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基于Z-N公式法得到模糊PID的 PID初值;(3)基于优化的模糊规则,根据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 e&对PID参数在初值的基础上进行自适应调整;以及(4)根据变 论域思想确定模糊PID的量化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偏差e和 系统模型G(s)的公式分别为:
e=sv-pv(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利用基于 Z-N公式的继电反馈法确定PID的初值,过程如下:
式(3)-(4)中:d是继电特性幅值,A是系统产生的稳定等 幅幅值,Tu是临界振荡周期,ymax和t1分别是第一个波峰的 峰值与时间,ymin和t2是第二个波峰的峰值与时间,根据式(5) 可计算出PID初值Kp0、Ki0、Kd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PID参数的 在线自适应调整量由模糊控制得到,E和EC分别是e和e&输 入量化后的模糊语言,归一化模糊论域根据变论域的思想确定 其量化因子如式(6)所示,隶属度函数采用三角形函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PID参数整定及自适 应调整算法为:
u(t)=(Kp0+ΔKp)×e(t)+(Ki0+ΔKi)×∫e(t)+(Kd0+ΔKd)×e&(t)
(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糊输入输出量的隶 属度函数皆采用三角形函数,模糊论域归一化为[0,1],模糊 子集为:Z(零)、S(小)、M(中)、B(大),模糊规则直接决定了 模糊控制的性能好坏,为降低模糊控制对干扰的敏感性,对 通用模糊规则进行了合并和优化,规则从49条减到了16条, 不仅提高了控制性能还减少了系统计算开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E|较大时,为了加快系统的 响应速度,并防止因开始时的瞬间变大,可能会引起的微分溢 出,应取较大的KP和较小的KD;为防止积分饱和,避免系 统响应出现较大的超调,此时应去掉积分作用,取KI=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E|中等大小时,为了使系统 响应的超调量减小和保证一定的响应速度,应取较小的KI、 KP和KD的数值大小要适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E|较小时,为了使系统具有 良好的稳态性能,应增大KP和KI的数值,同时为避免输出 响应在设定值附近的振荡,并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应适当 地选取KD,其原则是:当|EC|值较小时,KD取大一些;当|EC| 值较大时,KD取较小的数值,通常KD为中等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艾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艾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6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