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1350.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1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熊永爱;曾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9/107;A61K31/704;A61K47/26;A61K47/10;A61K47/14;A61P7/00;A61P7/0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榆 皂苷 乳化 药物 传递 系统 制备 | ||
一种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包括以下成份,其重量百分组成为:油相:0.05%‑0.25%;表面活性剂:0.45%‑0.65%;助表面活性剂:0.1%‑0.3%;余量为主料地榆皂苷。本发明首次建立了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
背景技术
放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存在骨髓抑制等严重毒副作用。常常导致患者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降低。提高肿瘤患者对放化疗药物的耐受程度,降低骨髓抑制带来的“二次癌症”的风险,成为放化疗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上市销售的地榆升白片是以单味地榆为原料研制的成方制剂,对放化疗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有显著抑制作用,但该品种存在很多制约其临床应用和发展的问题,如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不明确、药代动力学参数缺失、起效缓慢、药效强度受剂量的限制60 mg为日服极量、质量标准低等严重问题,使得该品种无法跻身临床一线品种,未能作为骨髓抑制的重磅药物。因此,对该品种进行制剂改造和创新开发,才能挖掘地榆的最佳药效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
一种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包括以下成份,其重量百分组成为:
油相:0.05%-0.25%;
表面活性剂:0.45%-0.65%;
助表面活性剂:0.1%-0.3%;余量为主料地榆皂苷。
所述地榆皂苷的制备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取地榆饮片1 kg,适当粉碎后加8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提取液,静置放冷后,加10%的NaOH溶液调PH至12-14,静置过夜,离心去沉淀,滤液抽滤得到上清液;
步骤二:
将步骤一所得上清液减压浓缩,加水至乙醇浓度19%-21%,用10%的NaOH溶液调PH至11-12,静置12 h,离心收集沉淀;上清液继续用10%的NaOH溶液调PH至12-13,静置12 h,离心收集沉淀;合并两次沉淀,于70 ℃减压至干,用无水乙醇回流45 min,过滤,收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有固形物析出,挥干,所得固形物70 ℃减压干燥12 h,即得。
所述的油相为Labrafil M 1944CS。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Tween-20。
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Transcutol P。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次建立了地榆皂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油酸-吐温2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三元相图。
图2为聚甘油油酸酯-吐温2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三元相图。
图3为载药量三维立体图()。
图4为载药量二维等高图()。
图5为粒径三维立体图()。
图6为粒径二维等高图()。
图7为地榆皂苷SEDDS透射电镜下的微观形态。
图8为地榆皂苷SEDDS和地榆皂苷原料药累积溶出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未经遵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1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