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压启动的选择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7136.X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伟;朱登虎;朱利明;钟允晖;陈钧;陈柯吉;胡斌;汤本度;徐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46;F16K1/32;F16K27/02;F16K31/06;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4424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 启动 选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启动的选择阀,可与驱动装置连接配合,包括阀体、第一活塞及作用于所述活塞上的复位件;所述阀体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第一活塞上部和阀体内壁之间形成一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一空间;还包括减压装置,所述阀体上设有可与所述减压装置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可与所述减压装置相连通的第三通道。本发明通过设置减压装置减小了进入到第三通道内的气体流量,即减少了经由第一通道从驱动装置回到阀体内的气体流量,进而减小了活塞对阀体的冲击力,起到了保护活塞和阀体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灭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压启动的选择阀。
背景技术
电动减压启动的选择阀一般是使用启动瓶组来开启的,由于阀芯和阀体采用轴向密封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弹簧对密封圈的挤压力来保证密封的,这就使得为了保证电控减压启动的选择阀能够正常开启,启动瓶组的输出压力较高,从而造成阀芯对阀体的冲击力较大,易导致阀芯和阀体发生变形,而电控减压启动的选择阀在生产时要经过至少500次动作试验才能确定产品是否合格,较大的冲击力造成电控减压启动的选择阀的动作试验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阀体冲击力较小的减压启动的选择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压启动的选择阀,可与驱动装置连接配合,包括阀体、第一活塞及作用于所述活塞上的复位件;所述阀体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第一活塞上部和阀体内壁之间形成一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一空间,所述阀体上设有与驱动装置相连通的第一通道;还包括减压装置,所述阀体上设有可与所述减压装置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可与所述减压装置相连通的第三通道。本发明通过设置减压装置,在开启减压启动的选择阀时,主动瓶中的驱动气体通过减压装置后进入到驱动装置后,有部分经减压后的驱动气体通过第一通道再次回到阀体内,并向下挤压活塞使之以较慢的速度向下移动,进而避免了活塞强烈撞击到阀体上,减少了活塞对阀体的冲击力,进而减少了活塞和阀体受到的损害,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减压启动的选择阀能完成至少500次的动作试验。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连接件上;连接件的设置增强了驱动装置和阀体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内设有与所述减压装置相配合的安装腔,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减压装置包括可上下动作地设于该安装腔内的减压阀体和设于该减压阀体内的气体通道,所述减压阀体端部可与所述安装腔密封配合,所述减压阀体部分侧壁与所述安装腔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当驱动气体进入到安装腔内时,驱动气体直接撞击在减压阀体的上端面,通过减压阀体对驱动气体的阻流作用来达到减压的目的,当减压阀体在驱动气体的冲击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此时驱动气体就可通过减压阀体与安装腔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气体通道内,由于气体通道的直径较小,故对驱动气体达到一节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对驱动气体的减压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减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腔可拆卸连接的底盖,该底盖上设有通气通道;当减压阀在驱动气体的挤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最终与底盖相抵触时,气体通道内的气体可通过通气通道进入到第三通道内,并最终进入到驱动装置内,由于通气通道口径较小,进而可进一步减少进入到驱动装置内的气体流量,即进一步增强了对驱动气体的减压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开口;开口的设置减小了活塞在开启时与气体之间的受力面积,进而减小了活塞受到气体的冲击力,即减小了在开启过程中活塞对阀体的冲击力,起到保护活塞和阀体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相配合的导向件;导向件能在活塞移动过程中对其起到一导向作用,防止活塞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