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制品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3996.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凯;张培模;庞中海;袁霞;赵海祥;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03700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制品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石墨制品,其特征在于,以焙烧碎、煅后焦和沥青作为原料,经包括破碎、磨粉、混捏、晾料、振动成型、焙烧,浸渍和石墨化的工序制备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碎的组成如下:
0.5~0.8mm焙烧碎,纯度大于80%,占比为45%~55%;
0~0.5mm焙烧碎,纯度大于60%,占比为5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煅后焦的组成如下:
0.5~0.8mm煅后焦,纯度大于80%,占比为25%~35%;
0~0.5mm煅后焦,纯度大于80%,占比为25%~35%;
-0.075mm煅后焦,纯度为70%~75%,占比为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环球法测定的软化点小于90℃,优选为80~90℃,更优选为86~88℃;
优选地,所述沥青脱水沉淀36~48小时后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制品,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包括35~55重量份焙烧碎、20~35重量份煅后焦和10~25重量份沥青;
优选地,原料中包括50重量份焙烧碎、30重量份煅后焦和20重量份沥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制品,其特征在于,体积密度≥1.75g/cm3,电阻率≤9μΩ·m,热膨胀系数≤2.5×10-6/℃,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度≥14Mpa,灰分≤0.2%。
7.一种石墨制品的生产方法,包括破碎、磨粉、混捏、晾料、振动成型、焙烧,浸渍和石墨化的工序,其特征在于,将焙烧工序产生的焙烧废品回收利用,并与煅后焦、沥青一起用作原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准备原料:
回收焙烧工序产生的焙烧废品并破碎,作为骨料;
将煅后焦破碎,待用;
将沥青脱水沉淀,打入高位槽,待用;
S2、混捏:
将准备好的焙烧碎、煅后焦以一定比例在混捏锅中进行干混;
干混结束后,按比例加入沥青进行湿混,得到糊料;
S3、晾料;
S4、振动成型:选择模具装料,经预压、正压和脱模后,压制成型并冷却;
S5、经焙烧、浸渍和石墨化,即得石墨制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焙烧碎破碎磨粉分别制成:
0.5~0.8mm焙烧碎,纯度大于80%,占比为45%~55%;
0~0.5mm焙烧碎,纯度大于60%,占比为55%~45%;
将煅后焦破碎磨粉分别制成:
0.5~0.8mm煅后焦,纯度大于80%,占比为25%~35%;
0~0.5mm煅后焦,纯度大于80%,占比为25%~35%;
-0.075mm煅后焦,纯度为70%~75%,占比为30%~50%;
将不同粒径的焙烧碎、煅后焦单独混合均匀,待用;
优选地,焙烧碎、煅后焦和沥青的重量比例为35~55:20~35:10~25,更优选为5: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焙烧碎、煅后焦干混的温度为120~140℃,时间为15~30min;湿混的温度为130~140℃,时间为10~2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晾料至糊料的温度为100~120℃,用测温枪多点测温以控制晾料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S5包括两次焙烧工序,一次焙烧的温度为1050℃,时间为600小时,二次焙烧的温度为900℃,时间为50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9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