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2990.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榕;李荣超;蒋剑辉;尹红霞;张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复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00;B21D28/26;B21D28/3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陈玉琼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塑料 复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拟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嵌件注塑是一种将金属嵌件预先固定在模具中适当的位置,然后再注入塑料成型,最后得到金属和塑料的复合件的制造方法。
在电子行业,更有金属薄片与塑料薄片的混合结构,然而,由于冲子在金属和塑料连接的交界处或孔边界处冲压时受力不均匀,造成冲子在冲压过程中偏位,极容易导致冲子断裂和刀口崩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中,冲子在金属和塑料连接的交界处或孔边界处冲压时受力不均匀,极容易造成冲子断裂和刀口崩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能够使得模具的冲子在冲裁时能够受力均匀,大大降低冲子断裂和刀口崩损的概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注塑工序和冲压工序;所述注塑工序包括将金属薄片和塑料薄片注塑成一体的复合件,所述塑料薄片上形成包围所述金属薄片的缺口,所述金属薄片在所述缺口处加工有第一通孔;所述冲压工序包括用冲子在所述缺口处冲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冲压范围包括所述缺口两端的所述金属薄片和所述塑料薄片的交界,且所述第二通孔中部的冲压范围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如上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冲子的冲裁面包括第一冲裁部、第二冲裁部和第三冲裁部,所述第一冲裁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冲裁部的中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冲裁部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冲裁部比所述第二冲裁部和所述第三冲裁部窄。
如上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薄片材料为铜。
如上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件的厚度为0.2-0.5mm。
如上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冲压工序采用连续模进行冲压加工。
如上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切断工序,将所述连续模上的工件切断成独立的单个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优化所述冲子与待冲压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之间的配合,使冲子的冲裁范围落在能使其受力均匀的位置,能够使得模具的冲子在冲裁时能够受力均匀,大大降低冲子断裂和刀口崩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冲子的冲裁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金属和塑料复合件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可制造出如图1所述的金属和塑料复合件,其包括注塑工序和冲压工序;所述注塑工序包括将金属薄片1和塑料薄片2注塑成一体的复合件,所述塑料薄片2上形成包围所述金属薄片1的缺口,所述金属薄片1在所述缺口处加工有第一通孔11;所述冲压工序包括用冲子在所述缺口处冲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冲压范围3包括所述缺口两端的所述金属薄片1和所述塑料薄片2的交界,且所述第二通孔中部的冲压范围3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具体地,所述金属薄片1材料为铜,所述复合件的厚度为0.2-0.5mm。如果冲子落在第一通孔11的边界,冲子由于一边受到金属的侧推力,另一边落到孔内没有受力,容易造成冲子滑向孔内,容易导致冲子没有对准刃口而导致断裂。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所述冲子的冲裁面落在第一通孔11内,有效避开了孔的边界,能够使得模具的冲子在冲裁时能够受力均匀,大大降低冲子断裂和刀口崩损的概率。
进一步地说明,冲子的冲裁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冲压范围3重合,所述冲子的冲裁面包括第一冲裁部4、第二冲裁部5和第三冲裁部6,所述第一冲裁部4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冲裁部5的中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冲裁部6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冲裁部4比所述第二冲裁部5和所述第三冲裁部6窄。所述第一冲裁部4按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避开第一通孔11的边界,防止由于冲子受力不均造成冲子断裂或刀口崩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复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复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泡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坐便器超薄加热座圈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