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429.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甘银华;吴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夏悫***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谷 移动充电车 电动型 时长 交直流充电 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 交流充电 时段结束 充电 电池 大电流充电 采用直流 充电成本 充电功率 时段电价 使用寿命 直流充电 减小 损伤 | ||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该方法在波谷电时段进行补能时,通过计算和控制充电功率,尽量充分利用全部波谷电时长。具体来说,在波谷电时长范围内持续采用直流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动力电池补能时,合理控制直流充电功率使得波谷电时段结束时所述动力电池充满。在波谷电时长范围内持续采用交流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储能电池补能时,合理控制交流充电功率使得波谷电时段结束时所述储能电池充满。采用本发明的充电方法,可减小长时间大电流充电对电池的损伤,降低充电成本,充分利用夜间波谷时段电价低、时间长的特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经济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型移动充电车充电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充电设施按性质不同、所在场所不同执行不同电价。对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晚上每度电收费0.457元,白天0.9元左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共停车场中设置的充电设施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类用电价格,实行峰谷电价。电动型移动充电车作为一种经营性充电设施,如果在补能时不做时间上的优化,不仅给电网带来额外的负担还降低了移动充电车的经济性。
另外,电动型移动充电车设计的初衷是可以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和紧急情况下给电动汽车充电,使电动汽车充电更便捷,用户体验更好。但是电动型移动充电车不仅需要给储能电池补能,也需要给自己的动力电池补能,补能时如果选择快充方式,则需要两台以上的直流充电桩;如果利用现有的交流充电桩补能,则充电时间很长,在需要移动充电车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时候,会降低移动充电车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动型移动充电车充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长时间大电流充电对电池的损伤,降低充电成本,充分利用夜间波谷时段电价低、时间长的特性,减小此时段的充电功率,模拟一种慢充的充电方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经济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在波谷电时段进行补能时,通过计算和控制充电功率,尽量充分利用全部波谷电时长。具体来说,在波谷电时长范围内持续采用直流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动力电池补能时,合理控制直流充电功率使得波谷电时段结束时所述动力电池充满。在波谷电时长范围内持续采用交流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储能电池补能时,合理控制交流充电功率使得波谷电时段结束时所述储能电池充满。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其中在波谷电时段补能时,在波谷电时长范围内持续采用直流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动力电池进行补能,在波谷电时长范围内持续采用交流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储能电池补能。
前述的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在所述波谷电时段补能时,设波谷电时长为t,补能开始时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对应的电量为W1,动力电池充满电时SOC对应的电量为Wfull,所述动力电池涓充阶段充电时长为tset,所述直流充电的功率Pset满足如下表达式:
前述的电动型移动充电车的交直流充电方法,其中所述直流充电的额定功率为Pdccharger,所述Pset的最小值为Pdccharger×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DDQ磁结构的均流电路
- 下一篇:移动充电装置、控制方法及充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