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1901.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英;油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地下 综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承载功能的体现,能展现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能力,而综合管廊成为现代都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理想模式之一,是目前世界发达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的有效途径,且易于运营管理。
纳入管廊的工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管线、给水管线、供热管线和排水管线等等,不仅需要与交叉道路下或地块接入口的管线连接,而且涉及到各种管线在管廊内的排布,若设置位置不合理,则容易出现管廊内各种管线的交叉,在复杂地形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线路混乱。
现有的预制拼装管廊断面形状一般比较固定,大多为拱形、矩形或圆形,矩形断面空间利用率高,但是结构受力性能较差,通常需要设置地下支护和加固体系,同时增加了施工工作量和施工成本;圆形断面结构受力性能较好,但是空间利用率较差;拱形截面的结构受力性能较好,但是预制施工难度大,大多为现浇与预制相结合或全部为现浇施工,施工污染严重,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结构受力性能好,施工预制率高,施工成本低,难度小,内部管线交叉率低的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预制管廊的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的受力性能兼容性较差,施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而拱形断面的管廊预制施工难度大,大多为现浇与预制相结合或全部为现浇施工,施工污染严重,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预制管廊本体、承重分隔墙和设置在管廊内的机电管线;
预制管廊本体为并列设置的三舱结构,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供热管道舱和燃气舱,以及位于中部的给水管道舱,供热管道舱和燃气舱的纵断面均为半圆形,供热管道舱和燃气舱相对、对称设置,给水管道舱的纵断面为矩形;供热管道舱与给水管道舱之间,以及燃气舱与给水管道舱之间沿竖向轴线方向分别设置有承重分隔墙,将预制管廊本体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腔室;
承重分隔墙上沿管廊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通道门;
机电管线包括供热管道、燃气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供热管道设置在供热管道舱内,燃气管道设置在燃气舱内,给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设置在给水管道舱内,电信电缆分组设置在靠近供热管道舱一侧的承重分隔墙上,电力电缆分组设置在靠近燃气舱一侧的承重分隔墙上。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供热管道舱、燃气舱和给水管道舱的高度一致,供热管道舱和燃气舱的两端头分别与给水管道舱的上下两长边相切设置。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给水管道舱底部中段、沿给水管道舱纵断面的竖向轴线方向、设置有通长的矮隔墙。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矮隔墙的高度不超过给水管道舱内部高度的1/3,矮隔墙的厚度不小于矮隔墙高度的1/12。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给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分别设置在矮隔墙两侧,矮隔墙两侧、沿管廊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压力管台,给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分别设置在压力管台上。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给水管道下方的压力管台的高度不小于给水管道外径的1.3倍,相邻压力管台之间的间隔不超过给水管道外径的3.5倍;污水管道下方的压力管台的高度不小于污水管道外径的1.5倍,相邻压力管台之间的间隔不超过污水管道外径的4倍;所述压力管台为上窄下宽的锥台体。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供热管道舱内、沿管廊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压力管台,相邻压力管台之间的间隔不超过供热管道外径的5倍,压力管台的高度不超过给水管道舱内部高度的1/5,供热管道设置在压力管台上。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燃气舱内、沿管廊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压力管台,相邻压力管台之间的间隔不超过燃气管道外径的4倍,压力管台的高度不超过给水管道舱内部高度的1/7,燃气管道设置在压力管台上。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分隔墙上设置有一组通长的缆线支架,缆线支架沿给承重分隔墙高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上下相邻缆线支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本发明三舱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