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及管材拉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8584.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邢健;陈昊;周龙海;沈大吉;孙海霞;韩军;李红宇;韩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14 | 分类号: | B21C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拉拔 润滑 装置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包括设置在链式拉床上的供油机构和与供油机构连接的润滑管,供油机构包括盛放润滑油的油箱、与润滑管连接的注油管和连接于油箱与注油管之间的注油泵,润滑管由平直钢管、设置在平直钢管一端的封板和安装在封板端面且用于与拉拔芯头连接的连接杆组成,平直钢管由注油段、夹持段和连接段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管材拉拔加工方法,包括:一、待拉拔管坯的制备;二、拉拔外模和待拉拔管坯的安装;三、润滑装置和拉拔芯头的安装;四、待拉拔管坯的润滑和拉拔。本发明能够实现向管坯的内部持续注入润滑油的目的,不会出现润滑油添加不均匀,管材内壁局部润滑油缺失的现象,提高了拉拔后管材的内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装置和管材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及管材拉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拉拔工艺作为管材制备的常用方法之一,广泛应用在铜管材、不锈钢管材的工业化生产上,拉拔工艺中采用的设备主要为链式拉床,通过在链式拉床上安装拉拔模具,拉拔模具包括拉拔外模和拉拔芯头,利用拉拔工艺拉拔管材与传统轧制工艺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提高管材的外径、壁厚尺寸精度,对于直径较小的管材可以实现减壁拉伸,提高管材内表面质量,而且改善了管材内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提高了使用寿命。采用拉拔工艺进行管材制备时,待拉拔管坯的质量及润滑条件对拉拔管材的内表面质量及最终的无损检测合格率有较大影响。现有拉拔工艺中采用的润滑方式是:人工将润滑油手工注入待拉拔管坯的内部,然后安装拉拔芯头进行拉拔,但是,这种润滑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待拉拔管材在拉拔时水平布设,因此采用液体润滑油时,待拉拔管材内部的润滑油会沿着待拉拔管材的内壁流淌至待拉拔管材内部的底部,导致待拉拔管材内壁润滑油添加不均匀,待拉拔管坯内壁局部润滑油缺失的现象;2、在拉拔的过程中,润滑油无法持续注入,大量润滑油会从待拉拔管材的尾端流出,润滑效果差;3、人工注入润滑油时,存在划伤待拉拔管材内壁表面的风险,且生产效率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现如今提出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及管材拉拔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注油管上连接润滑管,由润滑管将润滑油导入待拉拔管坯内部,不需要人工向待拉拔管坯内部注入润滑油,不会损坏待拉拔管坯的内壁表面,能够实现向待拉拔管坯的内部持续注入润滑油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链式拉床上的供油机构和与所述供油机构连接的润滑管,所述供油机构包括盛放润滑油的油箱、与所述润滑管连接的注油管和连接于油箱与注油管之间的注油泵,所述润滑管由平直钢管、设置在平直钢管一端的封板和安装在封板端面且用于与拉拔芯头连接的连接杆组成,所述平直钢管由注油段、夹持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注油段靠近封板的一侧,所述注油段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润滑孔,多个润滑孔沿着平直钢管的周向呈螺旋状布设,所述连接段与注油管相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注油管连通位置处的液体流速计,所述注油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控制器对流量控制阀和注油泵进行控制,所述液体流速计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孔的数量为四个以上,四个以上的所述润滑孔沿着平直钢管的周向呈螺旋状均匀布设。
上述的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段通过其外螺纹与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接头的另一端与注油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管材拉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连接杆与拉拔芯头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管材拉拔润滑装置的管材拉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待拉拔管坯的制备:
步骤101、原料管坯的制备;
步骤102、原料管坯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8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拟故障的干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润滑脂泵用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