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7672.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华;倪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传输系统 地面无线传输 地面控制站 飞控系统 气象参数 气体监测系统 气体检测系统 监测系统 控制中心 复杂地形环境 环境应急监测 信息处理系统 飞行数据 浓度信息 气体监测 无线连接 信息通过 应急监测 发送 指令 传输 飞行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上搭载有飞控系统、GPS定位系统、气体检测系统、气象参数监测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无线连接地面控制站;飞控系统、GPS定位系统、气体检测系统、气象参数监测系统分别连接无线传输系统,并将无人机的飞行数据、位置信息、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信息、气象参数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传输至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包括控制中心、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和气体监测信息处理系统;控制中心连接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并通过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向无人机飞控系统发送飞行指令。本发明可实现快速大范围的监测,弥补现有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应急监测车和人力难以到达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无人机搭载拍摄装置进行航拍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在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行业的无人机拍摄技术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无人机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采用无人机对污染范围、景观格局演化等进行大面积调查。只是对视频传输和航拍功能加以应用的一种拓展,技术相对成熟;但采用拍摄的方法,只能通过照片和图像显示气体的污染,无法对一定区域内各个位置的有害气体的参数进行监测并预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一定区域内各个位置的有害气体的参数进行监测并预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飞控系统、GPS定位系统、气体检测系统、气象参数监测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所述无线传输系统无线连接地面控制站;所述飞控系统、GPS定位系统、气体检测系统、气象参数监测系统分别连接无线传输系统,并分别将无人机的飞行数据、位置信息、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信息、气象参数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传输至地面控制站;所述地面控制站包括控制中心、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和气体监测信息处理系统;所述控制中心连接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并通过地面无线传输系统向无人机飞控系统发送飞行指令,以及获取无人机飞行数据、位置信息、无人机所检测到的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信息、气象参数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图传系统、摄像头和红外成像仪,所述摄像头和红外成像仪分别连接图传系统,所述图传系统连接无线数传系统,并通过无线数传系统将图像信息传输至地面控制站。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陀螺稳定仪。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检测系统包括CO传感器、H2S传感器、SO2传感器、NO2传感器、NO传感器、CI2传感器、HCN传感器、NH3传感器、PH3传感器、CIO2传感器、HCI传感器和VOC传感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传感器。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突发性环境事件现场,可以实现快速大范围的监测,弥补现有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应急监测车和人力难以到达的不足。同时,采集的气体检测数据和气象参数监测数据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数据链路发送给地面信息处理与飞控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可为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判别、污染范围和危险区域的界定、污染物扩散的趋势判断提供有效数据,为环境应急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