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装置及无损切换PTN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138.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衷宇清;王敏;毛为民;王浩;李俊浩;吴刚;安志峰;庄仲;黄捷;梁克林;陈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2 | 分类号: | H04B10/032;H04L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余永文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n 网络 无损 切换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装置及无损切换PTN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通过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接收E1业务数据,监测第一传输线路的接口的告警状态和第二传输线路的接口的告警状态,若第一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优于第二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则对第一传输线路的E1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处理,若第二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优于第一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则对第二传输线路的E1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处理,将数据恢复处理后的E1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上述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在其中一条传输线路故障时,切换到另一条传输线路接收E1业务数据,经过数据恢复处理,实现了对E1业务数据的无损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装置及无损切换PTN系统。
背景技术
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网络系统中,电网生产应用系统生产控制大区中继电保护系统业务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业务,为对通信传输通道性能要求最为苛刻的两个业务。继电保护系统主要采用一次群(E1)线路的2M复用与光纤直连两种通信方式,其中2M复用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M)协议,传输时延要求≤10ms,误码率≤10-6,光纤直连传输时延要求≤8ms,误码率≤10-6。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主要采用TDM协议,传输时延要求≤30ms,误码率≤10-7。
目前继电保护系统业务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业务主要采取传统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路径保护、复用段链保护、通道环保护、子网连接保护(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SNCP)以保证传输通道的可靠性,但随着新一代继电保护、安稳控制等各类电网关键业务系统升级与组网,现有传统保护方式无法满足上述业务无损切换与恢复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保护方法无法实现无损切换的问题,提供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装置及无损切换PTN系统。
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接收E1业务数据;
监测第一传输线路的接口的告警状态和第二传输线路的接口的告警状态,比较第一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和第二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
对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中线路质量更优的传输线路的E1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处理;
将数据恢复处理后的E1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
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接收E1业务数据;
接口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第一传输线路的接口的告警状态和第二传输线路的接口的告警状态,比较第一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和第二传输线路的线路质量;
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对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中线路质量更优的传输线路的E1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处理;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恢复处理后的E1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