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接收风力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976.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明 |
主分类号: | F03D3/00 | 分类号: | F03D3/00;F03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061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接收 风力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动机领域,具体是一种主动接收风力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风力机,无非有两大类,1、水平轴风力机,它又分为阻力型,升力型两种,目前绝大部分是升力型。2、垂直轴风力机,它们大都是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结构简单,选材制造容易,但风能利用效率(系数)较低。
现有技术的缺点:不管是水平轴风力机,还是垂直轴风力机,它们都是被动接收风能方式,所谓被动接收风能方式就是风轮桨叶在风的吹动下,都是与风同向,或是与风垂直侧向转动,所以风能利用效率(系数)都较低,最高“贝茨”理论值也只有59.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接收风力发动机,以达到提高风能利用率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接收风力发动机,包括:动力输出轴,下端与负载输出端子连接,上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框状的传动固定臂;桨叶,桨叶为多个,每个传动固定臂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桨叶,桨叶包括桨叶轴、多个叶片轴和多个叶片,桨叶轴铰接在传动固定臂上并能够随传动固定臂绕动力输出轴转动,多个叶片轴平行间隔均布,每个叶片轴的一端均与桨叶轴铰接,叶片轴能够随桨叶轴转动,且叶片轴能够相对于桨叶轴转动,每个叶片轴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叶片,叶片的一侧与对应的叶片轴固定连接,叶片的另一侧能够与相邻的叶片轴搭接;内齿圈,同轴套设在动力输出轴外,内齿圈相对于支撑面固定;桨叶驱动轴,穿设并枢接在传动固定臂上,桨叶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内齿圈配合的驱动齿轮,桨叶驱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桨叶相对于传动固定臂转动的链轮组件,且桨叶的转动速度与传动固定臂的转动速度相同,桨叶的转动方向与传动固定臂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桨叶轴上固定设置有桨叶轴链轮,链轮组件包括驱动轴链轮和传动链条,驱动轴链轮固定设置在桨叶驱动轴另一端,传动链条用于连接桨叶轴链轮和驱动轴链轮。
进一步地,主动接收风力发动机还包括固定组件,内齿圈固定设置在固定组件内,固定组件的下端面与支撑面固定。
进一步地,内齿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固定组件包括凸形滑动圆盘,凸形滑动圆盘上表面设置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凸起部,凸形滑动圆盘的下表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锁紧机构,设置在内齿圈和凸形滑动圆盘外部,锁紧机构能够与内齿圈和凸形滑动圆盘的外周壁抵接并将内齿圈和凸形滑动圆盘锁死。
进一步地,内齿圈的外周设置有调向轮齿,主动接收风力发动机还包括齿轮式调向机,设置在内齿圈外,齿轮式调向机与内齿圈外周的调向轮齿配合并能够驱动内齿圈相对于凸形滑动圆盘转动。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塔筒固定滚筒导套,同轴套设在动力输出轴外并与支撑面固定。
进一步地,动力输出轴下端设置有刹车盘,刹车盘与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
进一步地,传动固定臂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上固定臂的一端和下固定臂的一端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上固定臂的另一端和下固定臂的另一端与桨叶轴的两端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主动接收风力,实现桨叶随着传动固定臂转动的每周中有180°能够实现逆风旋转,并产生风速叠加效应,利用率超过“贝茨”理论值59.6%,从而达到了提高风能利用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1、叶片轴;2、桨叶;3、桨叶框架臂;5、桨叶轴滚动总承;6、桨叶轴;7、上固定臂;8、下固定臂;9、动力输出轴;11、驱动轴;12、驱动齿轮;13、内齿圈;14、凸形滑动圆盘;15、塔筒固定滚筒导套;16、齿轮式调向机;17、锁紧机构;18、刹车盘;19、负载输出端子;21、桨叶轴链轮;22、驱动轴链轮;23、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明,未经张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电表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控开合装置、传感器检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