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监护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628.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涛;黄帆;吴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11/34 | 分类号: | G01C1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钱品兴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监护 测量方法 | ||
1.一种地铁监护测量方法,包括影像数据的针对性分析方法,所述的分析方法包括对地铁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预处理包括提取隧道边线,所述的提取隧道边线的方法具体如下:
d11.根据点云数据中的隧道中线数据,提取出采集得到的隧道中线的相邻两采集点(xn,yn)和(xn+1,yn+1);
d12.由所述相邻两采集点构成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即为所述相邻两采集点之间的隧道中线,所述隧道中线的直线方程如下:
d13.根据直线几何关系反算垂直于所述的隧道中线并经过前一个采集点的直线nLnR的直线方程和垂直于所述的隧道中线并经过后一个采集点的直线(n+1)L(n+1)R的直线方程;
d14.根据已知的隧道半径r计算得出点nL、nR、(n+1)L、(n+1)R的坐标;
d15.将nL和nR连线、(n+1)L和(n+1)R连线即得到所述相邻两采集点之间的隧道边线;
d16.重复步骤d11-d15,由隧道中线的第一个采集点开始直至最后一个采集点,依次计算隧道中线相邻两个采集点之间的隧道边线,以得到该次监护测量范围内全部的隧道边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监护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预处理包括地铁保护区边线提取,所述的地铁保护区边线提取的方法具体如下:
d21.根据点云数据中的隧道中线数据,提取出采集得到的上行线隧道中线的一个采集点Sn的坐标数据和下行线隧道中线的一个采集点Xn的坐标数据,且两采集点Sn和Xn所在的同一直线垂直于所述的上行隧道中线和下行线隧道中线,再按照提前预设的隧道保护区半径值,得到位于隧道上行线保护区边线上的点SnL和SnR的坐标和位于隧道下行线保护区边线上的点XnL和XnR的坐标,Sn、SnL和SnR三点所在的同一直线垂直于所述的上行线隧道中线,Xn、XnL和XnR三点所在的同一直线垂直于所述的下行线隧道中线;
d22.计算四个点S1L、S1R、X1L和X1R之间的距离,依次判断距离大小,选择距离最大的两点作为地铁保护区边线最外围的点;
d23.重复d21-d22,由上行线隧道中线的第一个采集点和下行线隧道中线的第一个采集点直至上行线隧道中线的最后一个采集点和下行线隧道中线的最后一个采集点,依次计算地铁保护区边线最外围的点,并将地铁两侧最外围的点分别相连以得到保护区边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监护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方法还包括高差对比分析方法,所述的高差对比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d31.设定一基准面和一对比面;
d32.设对比面中任意一点为1号点,选择基准面中与之平面坐标最相近的两点为2号点和3号点;
d33.计算1号点与2号点和3号点所构成的线段之间的垂直距离,并以所述的垂直距离作为1号点至基准面的最终真实距离;
d34.重复步骤d31-d33,依次计算对比面上所有点至基准面的最终真实距离,以得到高差对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