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厢式挂车的空气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8510.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黎;冯洋;孙磊;李晓明;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宪维 |
地址: | 2501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挂车 空气 导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厢式挂车的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安装在厢式挂车后厢门上的尾门导流装置,尾门导流装置包括导流装置Ⅰ和导流装置Ⅱ,导流装置Ⅰ的上端面与厢式挂车的顶面成夹角设置,导流装置Ⅱ的外侧面与厢式挂车的侧面呈夹角设置。本发明还包括安装在厢式挂车厢体下侧的后下侧导流装置、侧面导流装置和前下部导流装置,后下侧导流装置对称设在厢式挂车车架后部的左右两侧,侧面导流装置对称设在厢式挂车车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前下部导流装置对称设在厢式挂车的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对厢式挂车周围气流进行有序定向引导,降低气流在厢式挂车周围产生紊流气旋和气流分离的可能,降低空气阻力,低碳环保,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减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厢式挂车的空气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重型牵引列车高速行驶时,有25%左右的风阻分布于第一车体部分,约60%~75%分布于厢式挂车部分,单纯的通过主牵引车装配空气动力学导风装置不能有效的降低牵引列车的风阻,同时降低挂车系统的风阻才能够更有效的降低牵引列车的风阻。特别是针对轻抛货物类快递快运高速路况较多的物流运输车辆,其车辆负载较小,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占比较小,空气阻力占比较高。而目前,公路物流运输半挂车辆普遍没有空气导流装置,轮胎和工具箱暴露在行驶气流中,并且厢体后侧的空气阻力较大,燃油消耗量大,车辆不具备环境友好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应用于厢式挂车的空气导流装置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实现低碳排放,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保护环境是本发明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厢式挂车的空气导流装置,设计合理,能够对厢式挂车周围行驶气流进行有序定向引导,降低气流在厢式挂车周围产生紊流气旋和气流分离的可能,从而实现厢式挂车行驶空气阻力的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厢式挂车的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厢式挂车的后厢门上的尾门导流装置,所述尾门导流装置包括导流装置Ⅰ和导流装置Ⅱ,所述导流装置Ⅰ的上端面与厢式挂车的顶面成夹角设置,所述导流装置Ⅱ的外侧面与厢式挂车的侧面呈夹角设置。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空气导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厢式挂车厢体下侧的后下侧导流装置、侧面导流装置和前下部导流装置,所述后下侧导流装置对称设置在厢式挂车车架后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侧面导流装置对称设置在厢式挂车车架中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前下部导流装置对称安装在厢式挂车的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
上述导流装置Ⅰ的上端面向靠近厢式挂车的中轴线后端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上端面与厢式挂车的顶面之间的夹角置为5°~15°;所述导流装置Ⅱ对称安装在左后厢门和右后厢门上,所述导流装置Ⅱ的外侧面向靠近厢式挂车的中轴线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外侧面与厢式挂车的侧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5°~15°。
上述导流装置Ⅰ包括上导风板、固定连杆Ⅲ、固定连杆Ⅳ、安装支座、撑杆、摇臂、摇臂支座和锁止座,所述安装支座和摇臂支座固定安装在后厢门上,所述摇臂与摇臂支座铰接,所述锁止座分别设置在摇臂支座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连杆Ⅲ和固定连杆Ⅳ的一端同安装支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上导风板铰接,所述撑杆的一端与固定连杆Ⅲ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摇臂铰连接。
上述导流装置Ⅱ包括侧导风板、固定连杆Ⅰ、固定连杆Ⅱ、支撑弹簧Ⅰ和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厢式挂车的后厢门上,所述固定连杆Ⅰ和固定连杆Ⅱ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支座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侧导风板铰接,所述支撑弹簧Ⅰ的一端与固定支座铰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杆Ⅰ的中部铰接。
上述侧面导流装置包括导风板、稳定杆、上摆臂、支撑弹簧Ⅱ和限位杆,所述稳定杆和上摆臂的一端分别与厢式挂车的车架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导风板铰接,所述支撑弹簧Ⅱ的一端与厢式挂车的车架铰接,另一端与上摆臂铰接。
上述后下侧导流装置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由前向后、由外向内倾斜设置。作为优选,导流槽的槽底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组的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吉普车备胎的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