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4616.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和浩;川岛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0/15 | 分类号: | B60J10/15;B60J10/70;B29C45/14;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张佳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树脂 制框体 板状体 | ||
本发明在生产力不下降的前提下提供具有复杂形状的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包括:具有2个主面和连接上述2个主面的端面的板状体,和一体成形于板状体的周缘部的树脂制框体;树脂制框体包括:具有与2个主面以及端面相向的多个内表面的主体,和从主体起向着与板状体所在位置的方向为逆方向且斜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具有突出部的一侧的内表面和周缘部之间没有粘接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等车辆的开口部上安装窗用的玻璃板的情况下,使用将树脂制框体安装在作为板状体的玻璃板的周缘部上的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通过树脂制框体,可防止雨水等水浸入车内侧。
作为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玻璃板的结构,已知通过注塑成形在玻璃板的周缘部上对树脂制框体进行一体成形而得的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玻璃板。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玻璃板的周缘部的整周上涂布粘接剂,接着将涂布了粘接剂的玻璃板的周缘部用形成内腔空间的成形模进行合模,通过在内腔空间内注塑树脂材料,制造树脂制框体与玻璃板一体成形的带树脂制框体的玻璃板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213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内腔空间内中,如果在玻璃板的周缘部上成形树脂制框体,接着将成形模开模,将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玻璃板从成形模中取出。但是,近年,树脂制框体的结构复杂化,例如在斜方向上有多个向着成形模内突出的形状的情况下,脱模时的树脂制框体的脱模阻力有变大的倾向。
因此,开模、对树脂制框体进行脱模时,由于树脂制框体被模向脱模方向拉伸,因此树脂制框体有从粘接剂剥离之虞。在通过固化前强度(日文:グリーン強度)低的树脂来成形树脂制框体的情况下,树脂制框体容易从粘接剂剥离。为了避免从粘接剂的剥离,虽然可以延长将树脂制框体成形时的树脂材料的固化时间,但存在生产力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发明,目的在于在生产力不下降的前提下提供具有复杂形状的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包括:具有2个主面和连接上述2个主面的端面的板状体,和一体成形于上述板状体的周缘部的树脂制框体;上述树脂制框体包括:具有与上述2个主面以及上述端面相向的多个内表面的主体,和从上述主体向着与上述板状体所在位置的方向为逆方向且斜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具有上述突出部的一侧的上述内表面和上述周缘部之间没有粘接剂。
发明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则可在生产力不下降的前提下提供具有复杂形状的树脂制框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板状体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B-B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1的C-C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作为用于制造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带树脂制框体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成形模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在成形模中注塑树脂材料时的成形模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沿着图1的A-A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阻力汽车天窗致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门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