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3654.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姚猛;牟桂芹;郭亚逢;宋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申传晓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堤 消防 取水管 油罐区 消防车 污水回用装置 水管接头 防止器 消防水 回用 水阀 旋流 供水不足 火灾扑救 火灾事故 开水阀门 污水水位 消防水源 消防用水 循环利用 污水 抽水泵 进水头 补水 储罐 下端 自带 抽水 冷却 灭火 存储 水位 储存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其包括用于存储消防污水的防火堤,其中,防火堤内设置有储罐,防火堤一侧设置有取水管,取水管下端设置有旋流防止器,取水管与一水阀相连通,水阀的一侧设置有水管接头,水管接头用于与消防车进水头相连接。当油罐区发生火灾事故时,灭火和冷却会使用大量消防水,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消防污水首先储存于防火堤内,随着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防火堤内消防污水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旋流防止器顶部20厘米以上时,打开水阀门,开启消防车自带抽水泵从防火堤内抽水为消防车补水;将消防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消防水用量,缓解了消防水源供水不足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等级高,具有燃烧猛烈、易形成立体火灾、燃烧时间长、扑救困难、耗费消防资源多等特点,事故的处置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消防水。这些消防水与油罐中的油品混合后将会产生大量消防污水。消防水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污水的产生迫使油罐区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一是消防水供水方法水源不足。如果火灾规模较大,随着消防水的大量消耗,油罐区的消防水储存量可能无法满足灭火需求;二是事故应急池容积不足,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水最终进入罐区的应急池,如果罐区不具备应急池或应急吃容积不足,大量消防污水将会流入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三是消防污水处理压力,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受到污染的消防水将会给油罐区的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巨大冲击。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以降低消防水用量,缓解消防水源供水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案包括:
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其包括用于存储消防污水的防火堤,其中,防火堤内设置有储罐,防火堤一侧设置有取水管,取水管下端设置有旋流防止器,取水管与一水阀相连通,水阀的一侧设置有水管接头,水管接头用于与消防车进水头相连接。
所述的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其中,上述旋流防止器距离防火堤内部地面15厘米-25厘米。
所述的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其中,上述防火堤内消防污水水面高于旋流防止器20厘米以上,打开水阀,将水导入消防车内。
一种所述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的回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油罐区发生火灾事故时,灭火和冷却产生的消防污水储存于防火堤内,随着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防火堤内消防污水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旋流防止器顶部20厘米以上时,将消防车的取水泵通过消防水管与水管接头相连接,打开水阀,开启消防车自带抽水泵从防火堤内抽水为消防车补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当油罐区发生火灾事故时,灭火和冷却会使用大量消防水,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消防污水首先储存于防火堤内,随着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防火堤内消防污水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旋流防止器顶部20厘米以上时,将消防车的取水泵通过消防水管与取水管出口处的水管接头相连接,打开水阀门,开启消防车自带抽水泵从防火堤内抽水为消防车补水;由于取水管入口处安装了旋流防止器,可以有效避免防火堤内消防污水水面的浮油和消防泡沫被吸入消防车,将消防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消防水用量,缓解了消防水源供水不足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罐区消防污水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3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示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罐区防火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