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车冷却与噪音平衡控制后部调节扇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2098.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孔德星;宋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冷却 噪音 平衡 控制 后部 调节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热与噪音平衡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卡车冷却与噪音平衡控制后部调节扇总成。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解决卡车噪音问题,降低噪音,采用在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周围布置消音棉的方法降低来自发动机内部的曲柄连杆运动机构的噪音和冷却系统的噪音(冷却系统噪音主要由冷却风扇产生;在散热器大小确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加大风扇转速的方法来提升散热效果,发动机冷却液水温越高,风扇转速越高)
如图1所示为不加消音棉的常规状态示意图;图2为增加消音棉的状态示意图;发动机及冷却散热器均固定于车架上,在发动机与冷却散热器之间设置有冷却风扇。
采用此技术方式虽然能够对整车噪音进行有效消除,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动机冷却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被大量消音棉包围,发动机自身和冷却散热器对外的热辐射也相应被阻挡,同时,由冷却风扇转动产生的流动风场受到阻挡,从冷却散热器经过后的热风无法及时从发动机仓吹出,热风聚集在散热器和发动机周围,对冷却系统造成很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冷却与噪音平衡控制后部调节扇总成,以解决车辆的噪音和冷却工况难以达到平衡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卡车冷却与噪音平衡控制后部调节扇总成,包括长方形外框、多个调节扇叶片、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外护罩;
多个所述调节扇叶片转动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外框内;所述第一电机及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固定于所述长方形外框的两侧;
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对滑动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外框上,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四齿条相对滑动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外框上,外护罩固定于所述长方形外框上;
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四齿条啮合;部分所述调节扇叶片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另一部分所述调节扇叶片与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四齿条啮合。
所述长方形外框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梁及右竖梁;所述左竖梁与所述右竖梁的长度相同;所述上横梁的长度大于所述左竖梁的长度;
在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叶片转轴孔;在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下横梁上的叶片转轴孔一一对应的叶片转轴孔;
在所述左竖梁外侧的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转轴孔;在所述左竖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孔;
在所述右竖梁外侧的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转轴孔;在所述右竖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孔;
在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的齿条下轨道;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所述齿条下轨道内,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四齿条也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条所述齿条下轨道内。
所述调节扇叶片包括长方形叶片框、消音棉层、下转轴、上转轴及第一联动齿轮;
所述消音棉层设置于所述长方形叶片框上;在所述长方形叶片框的下方设置有下转轴,在所述长方形叶片框的上方设置有上转轴,所述第一联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上转轴的端部。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机输出轴,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联动齿轮。
所述外护罩包括护罩上顶面及所述护罩上顶面两侧的外罩侧面;在所述护罩上顶面的下表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的齿条上轨道;两条所述齿条上轨道与两条所述齿条下轨道一一相对设置。
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调节扇叶片的方向与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四齿条啮合的调节忘叶片的方向不同。
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四齿条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齿条本体及位于所述齿条本体一侧面的齿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电机上的第一联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及调节扇叶片上的第一联动齿轮结构,实现了根据车辆噪音和冷却的工况状态对扇叶开启角度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平衡车辆冷却和噪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部调节扇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部调节扇总成在整车上的装配状态图;
图3为图1移除外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节扇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节扇叶片结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长方形外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外护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2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饰配件(八角星)
- 下一篇:LNG装载机气瓶安装结构